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用好“碳市场” 助力“碳中和”

2021-10-17 20:47:5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冯实

  国际在线消息:10月16日,第六届深圳科技影视暨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在深圳启幕。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深圳市航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致辞。以下是齐绍洲发言实录:

  尊敬的刘部长,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承蒙陈董的信任,今天邀请了武汉大学的三个中心协助举办分论坛。刘部长还有之前的领导都高屋建瓴地分享了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下面我就“用好碳市场,助力碳中和”这个主题把我的思考和我们团队的成果和大家汇报,一会我们圆桌讨论的嘉宾会有更精彩的分享。

  说起“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最近半年我进行了一些走访,发现有不同的路径选择,要不就是很高峰的达峰,包括后面的“碳中和”;有一些是等待,等待技术上的一些大的突破,想更短时间达到“碳中和”,但是现在达峰位置较低。为“碳中和”减轻压力有不同的路径选择,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路径选择,就像刘部长上午和刚才的发言,都特别强调科学技术,技术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的进步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的支持是需要政府和市场来共同引导和带领。所以为实现“双碳”,在路径上的不同选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冲击是非常大的,我们需要政府和市场以及技术三位驱动,特别是催生能源技术的革命。

  能源技术的革命和能源转型替代是不是可以自发的,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回顾一下全球三大能源替代的过程。按照市场自发的时间,我列出了一个煤、油、气三大资源各自60年的使用情况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煤炭在60年的时间里只替代了不到50%;而石油同样60年的时间,替代了不到40%;同样60年的时间,天然气替代了快20%。所以能源转型过中,没有政府的驱动需要的时间是相当长的。因此我觉得我们“双碳”的目标,需要相关配套的政策和激发的市场需求,最后驱动技术的进步,以此改变能源自发取代的路径,加快能源转型、实现经济和产业的转型。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能和风能成本下降的趋势,从成本的角度,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以下是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两大类四种的能源,光发电和陆上风电以及海上风电在18年,他们品种化的成本,也就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的限制和产量的限制。我们来看,这个报告中下面的灰色区域是化石能源的价格范围,目前各资源的价格都在这个价格范围之内,甚至有的是中间值以下。未来到2030年,大家可以看他们的成本下降的幅度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光伏和海上风电,都是在58%,55%,到2030年光伏和陆上风电的品种化成本都已经到了化工能源价格的最下限。

  从成本的角度看,我有了一定的信心。我认为“碳中和”的本质是能源转型,核心是技术突破,瓶颈是绿色溢价。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的差异,这就成为绿色溢价。所以要解决绿色溢价,就要通过政策来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提高化石能源的成本,来缩小这个溢价,甚至把这个溢价消除。

  当前这个“碳中和”的目标,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长期政策的预期,这个预期可以让我们形成一个更强烈的市场的需求。市场降低了规模成本,基本突破带来了能源转型的产业转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当然大家都知道碳定价和碳中和以及碳市场的概念,为什么中国选择的碳市场没有选择碳税。碳税相当于一个固定的价格,碳市场是固定了一个排放的目标。碳税是通过碳价格来引导企业的低碳资源的有效配置,来实现全社会最低成本的减排。碳市场双力驱动碳减排:经济动力,对有能力技术有效碳减排的企业,让他们去创造、获得收益、降低总成本,而且获得收益再投资低碳技术的研发,每一年的获益以及排放、继续获益,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提供一个动力,对于一些没有有效进行减排的企业,是提供了经济压力。它的额度不够用,这个额度要买,买来的总成本和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导致最后是市场淘汰,而不是政策关闭,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根据过去多年中国试点碳市场企业的经验,我们纳入碳市场的企业大部分是这几种方式节能减排,并且有效地成为赢家:最快捷的就是减少产量,也是最直接的方法;这个是短期的,那么再稍微给一段时间,那么能源的效率提高上就要做文章;再给一些时间,让可再生能源替代进行能源转型,促进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转型。我们知道技术创新是需要投入和实践的,时间越是延长,对技术创新的成果就会显现出来,最后会引起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们对全球跨国企业的减排策略进行了综合梳理,不同的跨国企业无外乎这么几种减排的策略。在“碳中和”的战略下,第一个是节能运营,进行电气化转型,并采用可再生能源解决电力供应问题。大数据产业和智能化产业,如果还利用化石的电力,那肯定还是要投入资金,实现大型设施一年365天的恒温恒湿,这就还是需要技术的创新;第二个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我专门问了搞激光的教授,他们说你们用传统刀具,我们用激光,最起码我们节省了一半的时间,一瞬间就切割好了。

  第三个是采用低排放或无排放燃料。比如前段时间东方航空一架从上海飞北京的航班宣布购买了碳汇,到2021年12月30日,巴黎全部航班将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30日,法国和我们中海油的集装箱的液化天然气宣布全部实现碳中和,全程用生物燃料。一个月之后,德国汉莎公司飞到上海的航班也是碳中和,所以使用低排放或者无排放的燃料,这个也是一个策略。第四个是发展CCUS技术。第五个对企业运营配套关键技术进行改进,比如用激光那种力量。下面一个是提高企业内部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这个一会我们嘉宾会谈。

  另一个是优化资产投资组合,包括下面最后一条股权转换进行产业转型,我们可能很多人理解的产业转型和能源转型要进行大量的物质资产的投资。其实我们梳理了很多跨国企业、包括能源企业,他们不是进行实物资产投资,而是进行股权转换。购买其他新能源的公司的股权,进行一个股权转换。

  全球碳定价的基本情况是,目前有31个碳市场和30个碳税,有1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占全球22%的温室气体总量排放,共有25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14500多个碳信用项目注册。当下,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紧,覆盖的范围行为越来越广,拍卖比例越来越高,建立的碳市场的国家越来越多,价格稳步上升,以及碳中和更加倚重碳市场,而且碳市场和碳关税结合。

  今天很多我们深圳的企业,需要开拓碳市场的产业链,首先是数据。这个是最起码的,MRV和在线检测以及算法科学还有碳数据库;另外,减碳的技术和减碳的解决方案以及减碳的培训需要学习、科普。第三个是碳金融和碳会计以及碳审计和碳管理,这个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我这次来听说,像华为、腾讯等高级企业都往这方面延伸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碳金融和碳基金、碳信托,包括二级市场的低买高卖。我们还发现企业的配额,大部分都是一年,这个可以立马变现。对企业来讲,资本在运动,所以碳金融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关于碳价格的预测,刚刚刘部长还提到,我们做了一个课题。戴所长参加了我们的验收,我们开发了一个碳价格的预测模型。我发现这个模型主要是价格趋势的模拟,我们把趋势这里拿出来,根据我们的试点和过去十来年价格波动的短波和长波,再利用学习、进行检验之后得到了这个价格预测。我们还得到了未来到2060年的碳价格的区间,这个价格相比碳达峰阶段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且最高到200个点,正常也就是100出头。这个是2030年,碳达峰之后这个碳价已经拉开了。2040年前后,最高是500多块钱,50年的时候接近1000块钱。50年之后这个价格就涨得更快了,我们可以看到60年价格是接近2800、3000块钱。

  当然这个里面也会有技术进步的情况,这只是价格预测。最后我总结了几点思考,第一个是气候风险日益突出,碳中和净零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和行动;第二个是碳中和下产业转型必须基于能源转型;第三个是,物质资本投资和股权资本投资都可以实现能源转型和产业转型,后者需要证券资本市场的支撑。尤其是深圳是一个资本市场发达,人才多的城市;第四个的基于能源转型的产业转型,需要政策和市场以及技术三力驱动;第五个是碳定价政策潜力很大,要用足用好碳市场助力实现碳中和;第六个是足够高的碳价格、足够广的覆盖范围才能让碳市场有效;第七,基于先进值的标杆法是免费分配中最有效的配额分配方法;第八,拍卖是碳市场的最终发展方向,可以有效规避碳市场寻租;最后一个是碳定价与国际贸易相结合是必然趋势。

  谢谢!我的时间正好到!    

  (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国际在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