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马瑞青:改革开放助推艺术品产业蓬勃发展

2018-09-30 18:34:33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韩东林   责编:韩东林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韩东林 实习记者 李心迪):9月29日,为期7天的第四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艺博会”)在北京通州宋庄艺术区开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艺术是美好生活的必备修养,也是未来幸福生活的必备条件,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艺术品将进入一个新消费时代。而这背后则少不了艺术品平台的助力。近日,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策展人马瑞青接受了国际在线的专访。

马瑞青:让艺术产业走近人民群众

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策展人马瑞青(摄影 韩东林)

  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发展带动行业发展

  “改革开放给中国艺术品产业带来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回忆起改革开放给艺术品行业带来的改变,马瑞青一时有些感慨。他表示,在改革开放之前,艺术品产业虽然已经出现,但整体是非常初期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人民的温饱需求还没有完全解决,也就不可能考虑到物质需求之上的精神享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带动了艺术品行业发展,行业就业人数猛增,艺术品的市场容量也是呈现巨额增长。

  “我记得我们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在1950年的时候,收齐白石一张画是几块钱而已。但现在齐白石的画,至少是百万人民币。”社会财富的增加带动艺术品的价格和价值增长,消费人群的扩大也带动了艺术品行业的广阔市场。马瑞青认为,影响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消费市场。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艺术品行业就能够获得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其实艺博会的举办,也是发展这个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艺术品行业从改革开放前的发展不振到如今艺博会的繁荣景象,马瑞青并不觉得这只是艺术行业的特殊待遇。不论是市场的扩大还是消费人群的变化,其根源都在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艺术品行业发生的事情,其实是中国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是随着社会发展,非常健康的一个社会侧面。”

  艺博会的创新:艺术创作与商业相辅相成

  艺博会自举办以来,一直秉持“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倡导艺术品走进大众生活。这也正是马瑞青所坚持的理念,他相信消费是助推艺术市场发展的一大动力,而艺术也应当在人民群众之中拥有市场。从艺博会的艺术淘宝街到原创艺术品展示交易区,艺博会一直强调艺术品的可消费性,让人们由观众转化为消费者,真正把艺术品融入个人生活。据悉,今年艺博会将布局拓宽到了大运河流域,开设“大运河文化带特展”。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特展区,以定位高端、放眼全球、差异化定位为策划宗旨,邀请“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优秀原创作品参展。

  此外,马瑞青对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艺术和商业应当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品如果没有商业化,艺术品行业将不复存在。因为没有商业为艺术品带来经济回报,艺术家就无法以此谋生,更不用谈艺术创作。他强调:“艺术家是出于商业目的而创作还是为了自我艺术价值而创作?”马瑞青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应该是真诚的,应该是基于对世界的观察和自我的艺术天赋去创作,而不是为了市场。艺术家的创造应当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优秀艺术品产生的前提。商业和艺术本身不是互斥的,而应当是相互促进的。此次艺博会在主场馆内更是设有多达上万件展品。“当然,其中百分之八十的作品都是可以交易的。”马瑞青介绍说。

  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未来:飞速发展时代已经到来

  谈到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未来,马瑞青充满信心。虽然近几年艺术品市场并没有十分繁荣,但他认为这是一个行业的调整期。“在更早的时期,中国艺术品产业由于拍卖行业等一些因素,造成了艺术品价格的飞速提高。”但当去国际上的展览和交易时,马瑞青发现中国的艺术作品价格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作品价格,而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泡沫的增长。在经历这几年的调整期后,他相信价格调整对于艺术品行业生态是更加有利的。同时艺术衍生品的发展也将艺术和生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觉得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开始了。”马瑞青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的发展已经到了消费转型的时代,消费者需要高质量和个性化的产品,而这恰恰是艺术品最大的特点。这种真实存在的需求是艺术品产业的机遇,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艺术品产业存在的原因。如今的中国艺术品产业,正站在起飞的风口。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