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对接一带一路和北部经济走廊的合作

2018-05-07 14:46:10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许炀  责编:韩东林

对接一带一路和北部经济走廊的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

  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政府积极推行的“北部经济走廊”战略构想,正好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吻合,在产业转型升级、内需持续增长和消费需求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也为印尼提供了广阔的经贸合作机遇。

  中国目前是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2017年中印尼双边贸易额达633亿美元,业绩显著。中国是印尼第三大投资来源地,但考虑到许多来自新加坡和香港的资金实际来源地还是中国大陆,实际投资额要远高于统计数据。

  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十分契合印尼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升制造业水平的需求。加强与印尼的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助于深化中印尼两国的互利合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现在,已经有不少此类中国国企和民企在印尼建立了合资企业,业务发展趋势良好。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研究表明,贸易投资促进工作使各国人均GDP平均增长5%~6%,出口平均增长7%~8%。因此,中印尼两国均十分重视借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之力扩大贸易和招商引资。

  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投资促进组织,中国贸促会在印尼的代表处于2016年成立,与印尼贸易部、工业部、中小企业部、投资协调委员会、印尼工商会、印尼企业家协会、印尼中华总商会等政府组织和行业协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目前,中国贸促会正以“一带一路”与“北部经济走廊”建设为统领,积极大力推进中印尼产能合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以举办各类论坛、展览、洽谈会、项目考察等经贸促进活动为平台,助推两国企业拓展对方市场;强化信息咨询服务,用好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报纸杂志,加大经贸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力度;组织开展企业业务培训,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通关报检、仓储物流、供应链等外贸综合业务。

  加强法律咨询服务,全力维护两国企业权益;定期发布贸易投资风险评估报告,提供两国市场法律法规、营商环境和技术标准;完善经贸摩擦预警机制,推动官民对话和业界合作;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务,应对知识产权纠纷;加强商事海事仲裁和调解工作,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以加强两国工商界交流合作为渠道,积极参与经贸规则制定;推动中印尼企业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和中国东盟合作等机制下的工商界活动,推动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营商环境。

  通过组织政商对话和工商界交流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发声,反映企业合理诉求,游说两国政府采取更为合理、开放和友好的经济贸易和投资政策。

  加强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国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倡议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为中印尼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倡导并培训中国企业严格遵守印尼法律法规,注重环保,加大当地劳工的雇佣力度,鼓励进行技术转让,树立长期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印尼经济和社会发展多作贡献,提升中国企业和产品的良好形象。

  2018年是印尼的地方竞选年,2019年是印尼的总统大选年,中国投资的一些负面新闻也逐渐开始被炒作,中国企业尤其是工程承包类企业带到印尼的大量中国劳工也成为了印尼普通民众和大众媒体对中国产生消极评价的重要来源之一。贸促会驻印尼代表处将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优势,协助中资企业加强与印尼媒体的交流,尤其要重视社交媒体的独特作用,就具体问题和非议及时进行解释说明,及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并积极通过媒体向民众澄清一些不实的流言;其次,鼓励并要求中国投资者顺应印尼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当地实情,尽可能地招募本地穆斯林劳工,并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中国贸促会及其驻印尼代表处,将与印尼各界加强合作,为推进中印尼工商界互利共赢、促进“一带一路”与“北部经济走廊”成功对接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贸促会驻印度尼西亚代表处首席代表 陈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