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位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的一处商场。郑彤彤摄(中经视觉)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环境持续复杂、多重外部风险仍未消退的背景下,欧盟经济在今年依然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并在中短期内保持扩张趋势,但未来仍需采取更具战略性的政策行动。欧盟成员国应加快监管改革、完善欧盟单一市场机制、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并为长期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欧盟委员会11月17日发布2025年秋季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环境持续复杂、多重外部风险仍未消退的背景下,欧盟经济在今年依然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并在中短期内保持扩张趋势。
报告显示,由于企业提前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预期,欧盟出口自年初以来明显增长,成为推动经济表现好于此前预期的重要因素。尽管地缘政治风险、贸易摩擦以及内部结构性问题仍对经济前景构成压力,但欧盟整体经济延续增长趋势的基础尚未动摇。
报告预测,2025年欧盟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1.4%,欧元区将增长1.3%;2026年欧盟经济将增长1.4%,欧元区经济将增长1.2%。这些数据较今年5月公布的预测有所调整,其中,2025年增长预期被明显上调,而2026年的预测则较此前略有回落。欧盟委员会今年5月预测,2026年欧盟经济将增长1.5%,欧元区经济将增长1.4%。总体来看,欧盟执行机构对于今年至明年经济表现持相对乐观态度,但对更长期的增长前景保持审慎。
欧盟经济表现好于预期的现象,与今年早些时间出现的出口激增紧密相关。由于担忧未来美国政府对欧盟商品加征更广泛关税,欧盟多国企业选择在政策落地前大幅增加对美出口,从而带动整体贸易数据大幅改善。同时,设备投资及无形资产投资增长也成为推动经济上调的重要因素。此外,保加利亚纳入欧元区数据统计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整体平均增速。保加利亚今年经济预计增长3%,并将于明年1月正式成为欧元区第21个成员国。
然而,欧盟委员会也在报告中多次强调,当前经济增长仍属脆弱性回升,未来仍将面临多重压力与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可能进一步升级,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波动风险加剧,相关外部冲击可能对欧元区经济形成新的拖累;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供应链调整加速、能源与关键资源价格波动、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以及成员国政治动荡等因素均可能对未来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欧盟委员会警告,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难以显著缓解,其所带来的结构性风险将长期存在。
在财政层面,欧盟面临的压力同样不断上升。报告预计,由于防务开支增加及相关政策支出扩大,欧盟成员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将从2024年的3.1%升至2027年的3.4%,欧盟债务占GDP比重将从2024年的84.5%升至2027年的85%。预计到2027年,将有4个成员国债务水平超过GDP的100%。此前,北约成员国已共同承诺将GDP的5%用于国防支出,这意味着大部分欧盟国家需在提升军备能力与维持国内财政稳定之间寻找平衡。
同时,有关对乌克兰援助的资金安排也进一步引发政策与财政争议。若欧盟未能就动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用于乌克兰重建融资达成一致,则成员国需在未来数年内承担更高额的资助责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的方案显示,在未能形成统一立场的情况下,各国可能面临向乌克兰提供高达900亿欧元赠款,或者共同承担联合发债义务。若采取赠款形式,成员国GDP预计将下降0.16%至0.27%;若采取联合债务方案,则需提供具有法律约束力且不可撤销的财政担保。
从成员国经济表现来看,欧盟内部复苏依然不均衡。德国经济已连续2年萎缩,仍未摆脱低迷状态。尽管德国政府承诺加大基础设施与防务投资,但相关政策实施效果需要更多时间体现。欧盟委员会预计,德国2025年的经济扩张幅度将有限,真正意义上的复苏可能将在明年出现。作为欧盟第二大经济体的法国则因预算争议引发的政治动荡承受额外压力,经济前景存在更大不确定性。欧盟委员会预计,法国2026年经济将增长0.9%,高于2025年的0.7%,但仍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尽管当前欧盟在困难环境中保持增长,反映出其经济体系具有一定韧性,但未来仍需采取更具战略性的政策行动。他呼吁成员国应加快监管改革、完善欧盟单一市场机制、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并为长期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