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日前在江苏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运博会设立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运河特色文旅产业展等五大展区,聚焦VR、AR等文旅消费热点。图为观众在运博会现场参观。
冷文摄(人民视觉)
浙江省杭州市,游客在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购物。
文瑞摄(人民视觉)
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7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表明,7月份,消费市场延续总体稳定发展态势,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向好,以旧换新部分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新型消费活力增强,线上消费表现亮眼,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服务消费市场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贸经司首席统计师袁彦介绍,受部分商品销售转淡、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6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近3年同期增速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提振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消费市场总体保持稳定。”袁彦说。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乡村市场销售增长快于城镇。7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620亿元,同比增长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60亿元,增长3.9%。袁彦分析,县域商业建设深入实施,县乡物流配送体系日益完善,县乡消费潜能持续激发,包含镇区和乡村的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8.8%。
从消费类别看,伴随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扎实推进,优质服务供给不断扩大,服务消费市场较快增长。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0.3个百分点。
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袁彦表示,各地加大文旅产品供给,文旅市场活力持续增强,文体、旅游、交通类消费实现较快增长。1—7月份,文体休闲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数字技术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数字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创新,通讯信息类服务消费增长态势良好。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
7月份,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向好,部分以旧换新商品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7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限额以上单位中,超七成商品类别零售额实现增长,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有所加快。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3.7%;金银珠宝类增长8.2%;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6.9%;日用品类增长8.2%;化妆品类增长4.5%。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分析,从商品零售看,以旧换新相关和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在促消费政策效果继续显现的同时,部分升级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居民消费品质提升,对文化、体育、娱乐商品需求扩大,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增长。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7%,家具类增长20.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8%,均延续年初以来两位数增长态势;通讯器材类增长14.9%,增速比6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在以旧换新商品中,绿色消费保持较快增长,高能效等级家电持续高速增长。”袁彦说。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加紧实施,带动生产需求扩大,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1—7月份,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4%和22.9%。
线上消费活力增强
今年以来,线上消费活力增强,实体店铺零售稳定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7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86835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亿元,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即时零售交易额和直播电商交易额两位数增长。
“从发展趋势看,线上消费、新兴消费发展向好,网上零售、即时零售等新业态便捷高效,受到消费者欢迎。”付凌晖说。同时,直播带货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日益成熟,银发经济、首发经济等快速发展,消费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再看实体经济。目前,实体零售企业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优化购物环境,提升消费体验,总体经营稳定改善。1—7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2%。其中,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增速持续超过30%;购物中心零售额增长6.4%,增速比1—6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7月份,消费市场总体保持稳定运行态势。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改革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加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不断完善消费配套保障措施,推动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向好发展。”袁彦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