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首页 > 环球创业 > 正文
全球跨国公司峰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024-11-21 17:17: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田蜜

全球跨国公司峰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024年11月17日,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全球跨国公司峰会·第十四届国际跨国公司领袖圆桌会议”在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以“促进跨国公司投资、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投资环境改善”为宗旨,近500家中外跨国公司高层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投资合作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全球跨国公司峰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17日上午的开幕式由跨国公司促进会特邀会长、中国银监会及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出席会议,联合国原秘书长、博鳌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对本次会议召开致贺信,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作视频致辞。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国际发展合作署等部门领导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

全球跨国公司峰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17日下午,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成长型企业发展委员会承办,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协办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召开。与会嘉宾围绕企业创新发展与营商环境治理、盘活存量资产的金融创新、数字化转型如何激发新质生产力、绿色治理(ESG)与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等4个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领域,进行了精彩发言和对话。

全球跨国公司峰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特邀副会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先生主持论坛,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特邀会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先生出席并致辞。

全球跨国公司峰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他在会上表示,“从国内外实践看,各方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问题非常关注,随着消费者对环境、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消费者、投资者更会选择那些勇于担当社会责任,重视环境保护和实行良好治理的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加强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企业关注ESG表现,不仅是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更蕴含着潜在的经济效益。”

  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特邀副会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原组长苏德良出席,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特邀副会长、原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成长型企业发展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银河证券原首席经济学家刘锋等权威专家作主旨演讲。来自美国雅保公司、中电信人工智能公司、恒银金融科技公司、上海菌小宝科技公司、海南省经济发展局等中外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主题发言。

全球跨国公司峰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对话环节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成长型企业发展委员会特邀顾问刘锋先生主持,对话嘉宾是来自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国康创服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纳琳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先进材料产业促进会、乐聆康养科技(集团联盟)等机构的负责人和企业家。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制度创新。当前数字化创新正在打造新质生产力,也正在重构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商业模式。因此,我们要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加强法治保障,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我们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不断探索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捷性,为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经济形态,通过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通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资本流向绿色产业和项目;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图/文 小宁)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