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十年守护民族文化 华熙云中精神云中情

2020-12-01 16:26:32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冯实

  国际在线消息:“云中”作为一种隐喻的概念,所呈现出来的远与近,浩渺与渺小,熟知和未知,人类和自然之间意象力量致力于启迪人类对于生命真谛的智慧,这也是华熙集团对于“云中系列”文化公益项目的初衷,是云中系列坚持与衍生的意义所在。2011年,华熙国际集团发起“云中系列”公益项目,致力于挖掘、传承、推广散落在中国大地上即将消失的传统民族文化;通过大型艺术展览、主题音乐晚会、互动体验三部分帮助原生态文化的年轻一代守护者重拾文化自信,开启文化新生的未来之途。

十年守护民族文化 华熙云中精神云中情

  “云中家歌”音乐会

十年守护民族文化 华熙云中精神云中情

  “云中滇歌”收集了云南红河、大理、丽江等区域的布扎、瓦猫等民艺作品

  据介绍,“云中山歌”以乐业风情摄影展结合原生态民族山歌的跨界活动形式重现广西乐业民族文化风情和人文景观;“云中藏歌”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纸传承代表人次仁多杰、国家二级唐卡画师夏鲁旺堆、活佛土登曲扎等人展开对话,使非遗技艺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云中滇歌”收集云南红河、大理、丽江等区域的布扎、瓦猫、紫陶、民族服饰等丰富的民艺作品,结合架上绘画、摄影作品、纪录片、民艺的装置作品,通过搭建一种可听、可感、可触的空间体验,形成展览的融合与对话。尽管历届“云中”系列展览的发掘视角与地理坐标各有不同,时代意识与表现形式也在升级迭代,但“云中”的愿景始终不变,致力于架设一座座桥梁,实现传统乡土和现代都市的“牵手”,让科技进步与古老文化生活方式密切关联,从而传达出多元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十年守护民族文化 华熙云中精神云中情

  “云中儿歌”让儿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截至目前,华熙“云中系列”大型艺术展览累计观展达60余万人次,帮助来自30个民族的186位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向国内外市场,推动他们所在民族的文化发展。

 柔肩担道义,以情弥合艺术与现实

  作为一家集投资、运营及实体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华熙是国内首个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并运营“双奥场馆”,开创融合文化体育、文化生活、文化娱乐、文化教育、文化艺术五大业态“华熙LIVE”模式的企业。作为,华熙国际投资集团的董事长,赵燕出生在云南昆明,她亲身经历了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走向。她说:“很多人来到城市打工,他们民族文化的消失速度很快,有民族特色的村落也逐渐看不到了”。在她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有性是非常有魅力的,如果不去保护它,一旦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在挖掘、传承、推广中国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将这些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归到大众的视野中,重拾自信,从而推动本民族的发展,为民族文化守护者解决未来生存和发展问题”。  

十年守护民族文化 华熙云中精神云中情

  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赵燕

  赵燕认为,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有力量和经济实力的时候,就会想要回馈社会。为此,华熙创建了公益属性的时代美术馆,承担起弘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和艺术责任。“5.12”汶川地震期间,赵燕组织了29位当代写实派艺术家共同记录下这段历史。地震后15天,在中国嘉德赈灾义卖中,29位艺术家画作以3350万元成交,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地震灾区。活动后期,华熙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建立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中心。除传统捐赠资金和物资的慈善模式之外,赵燕认为:“公益不但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自信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赋予他们生存发展的能力”。

  共情进行“十”,穿越时空的联接

  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20年,“云中”文化公益项目十周年的主题策划为“云中情歌”。“情”在这里指共情,华熙希望在2020年的特殊时刻,以民族文化融入当代艺术,引发公众共情,重新思考不同个体、地域、民族、文化、国家、时代之间的距离与联接,传递正能量。  

十年守护民族文化 华熙云中精神云中情

  “云中”文化公益项目十周年的主题策划为“云中情歌”

  以“共情·联接”命名的展览将在2020年12月4日于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3月7日。此次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个体·群体”,探索在不同的社会和时空下,个体与群体之间情感纽带的张力和边界。第二单元“聚力·共振”聚焦探讨人类社会交织共生的关系与影响。第三单元“智造·黑洞”以艺术的方式探讨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人类的挑战和思索。最后一个单元“云中情”既是对“云中”系列展览的十年回顾,也力图开启人们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共情所联接的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人类与技术、人类与自然、艺术与生活,以及当下与未来。以“共情·联接”命名展览的目的是希望触发那些情感的共振。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会有更多人关注民族文化,更多人参与到挖掘、传承、推广散落在中国大地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的队伍中,与民族文化共振。(图/文 韩子洁)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