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为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企业环境责任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和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深圳市航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气候变化与企业环境责任论坛”(简称“论坛”)于11月14日在深圳举行。论坛旨在传递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中致力于气候保护及绿色复苏的“声音”及案例,探讨在环境恶化、疫情严峻的当下,如何号召全球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复苏。
论坛同时作为“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 (简称“大会”)平行论坛推出。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深圳市航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寿带来汇报分享“环保绿色银行——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以下是陈寿发言实录:
非常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有机会到这里给大家分享。前面的领导和专家都是从宏观的角度讲了一下应对气候变化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是来自产业界,所以想讲一下从产业具体的角度来看,怎么样减轻对于气候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实施了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分类回收终极目标是源头减量,如果不把废弃物丢到垃圾桶里就不会产生垃圾,也就不会影响环境。
大家可能在超市里买到的物品的包装都是我们生产的,我们是塑料生产的代工厂。大家看到的这些牌子都是著名的牌子,为了解决垃圾分类对环境影响的问题,行业里制定了2025年减量的目标。第二个就是回收渠道的建立,我们设计了很多回收渠道,包括回收以后的利用,怎么把它用起来?所以我们做了一个2025年的目标。为什么要做这个呢?垃圾分类回收里,有一类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最大质量的是玻璃,之前有一些金属和其他的东西收走了,你不用说人家就收走了,但是低价值的东西没人要,那我们自己解决。塑料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难题,从这个图里看,这个东西不只是影响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包括它的焚烧、填埋,包括到水里以后造成的微塑料。那边有一个图,是现在在矿泉水里发现了很多微塑料,它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整个全球的废塑料回收都处在很低的水平上。我们公司建设了这么一个废塑料回收基地,这里面有科普塑料到底对人类有什么好处、怎么样改变人类的生活,然后到废塑料的回收怎么用、怎么建立国家标准、怎么进行检测认证,我们都有科普基地。同时我们建立了环保的绿色银行进行回收,希望从居民消费者的手里直接把废弃物减少,不要让它落在垃圾桶里。我们通过现金和积分兑换和碳排放指标和居民进行兑换,我们做了很多版本,不同的社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机关需要不同的版本。为了更好的回收,我们把可回收物在四类的基础上列了14类,因为只有更好的分类才能更好的回收。
这是工厂里用到的科技手段,把塑料回收以后根据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品种分类。塑料回收为什么难?就是因为它的种类太多了,大概有几十万种,这么复杂的种类之间的相容性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为什么目前社会上只能降解,是因为它的回收者对塑料本身不了解。那我们为什么可以做?因为我们是源头的制造者。那怎么来分?要在细分的、很窄的利润区间。我们这个行业很特殊,大家接受的再生的塑料比我们原生的塑料大概可以高出一倍的价值,而且在每个环节中我们都是有足够的利润来驱动我们去做可持续发展。
这是我们做的很多的国家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没办法执行,而且就会容易出现假冒伪劣现象,对人类的生活会造成新的危害。我们还有一个国家的检测中心,是我们领导在科技部的时候在科技部建的事业单位,现在卖给我们了。我们现在不仅做标准、做检测、做产品,我们是个全产业链,从源头到末端的回收处理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过程。
这个图是我去年做的,我刚好去年做了这么一个东西,叫双螺旋的模型。我们国家新冠肺炎疫情以后,经济模型基本上是呈双螺旋的结构,这里面有很多技术,比如说区块链的技术,怎么样确保这个东西是真实的回收,而不是假的,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这个也就科普了,很多人很难想象区块链到底怎么用,我们在这里可以用得很好。我们可以打造一个什么样的产业生态呢?我们不仅回收塑料,可以在塑料回收的数据里可以了解哪个区、什么地方大概用了什么产品,我们本身是产品的制造者,我从回收就可以知道应该补充什么样的产品,所以它本身是一个产业链的循环。第二,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废弃物的合力,因为废弃物的种类很多,有一些很好用,有一些很难用,我们可以把规定的科技把各种各样的用起来。
做这个产业是很难的,因为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生态,涉及到政府,缺乏了任何一个环节的参与,政府、产业界和居民,还有相关的一些机构的参与这个事情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推动了立法,推动了绿色产业在我们那里的机构成立。所以按生活逻辑的分类,从可回收物来看应该是通过互联网回收,两网融合,通过产业化的利用;然后厨余垃圾是通过生物处理来做绿色能源、肥料;有害垃圾就是专业的处理;其他垃圾就是发电。这是这样的一个循环,所以我们对垃圾分类回收希望未来能够建立这么一个生态,来保护我们的环境。我相信如果各个领域的产业都能够像这样一起来做,我们未来整个的气候环境的影响应该是可控的。我对2030年和2060年的碳中和的目标还是有信心的。我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国际在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