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扶贫赋能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01-08 10:46:33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冯实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攻坚年,是为现代化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关键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就机构、金融、企业、产业、行业、智库、教育、政府、农业、社会帮扶、国际交流方面如何着力转方式、补短板,避系统性风险和颠覆性错误的发生,理性面对未来挑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深远和重要影响。

  机构举措施促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间点,机构对口帮扶有利于创新帮扶模式、优化服务、发展特色产业,为贫困县脱贫摘帽提供了强有力、高质量的支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脱贫攻坚战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9年3月印发通知称,将进一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行动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能优势,聚焦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关注东西部协作等人力资源流动开发重大课题,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着力提升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创新方式、精准施策,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金融机构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之一。近三年来,通过发放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扶贫金融债等,每年有过万亿元的金融资金投向贫困地区和扶贫项目,为扶贫攻坚作出贡献。在今明两年的脱贫攻坚战中,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表示仍会着重防范和化解扶贫攻坚相关金融法风险。

  金融扶贫打出“组合拳”

  为农业提供强有力的风险保障是金融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必要措施。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扶贫模式,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

  当前,我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之一是农产品供求需求变化较大,加上农民队伍专业知识缺乏导致风险抵御能力随客观因素变动。农产品价格波动明显,农民收入影响较大。就此,由证券公司创新推出“保险+期货”精准扶贫模式,由保险公司向贫困县建档立卡农户提供因农产品期货价格下跌导致收入受损的保险,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托底保障。近3年来,通过发放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扶贫金融债等,每年有过万亿元的金融资金投向贫困地区和扶贫项目,为扶贫攻坚作出了贡献。“保险+期货”这种新型的保险创新模式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企业成为参与扶贫开发的主要社会力量

  凝聚企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企业扶贫蓝皮书(2018)》指出,中国企业已成为参与扶贫开发的主要社会力量,在推动扶贫工作的快速发展方面贡献显著。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司长曲天军曾表示:扶贫免除扣税政策出台为企业扶贫工作提供便利,为社会扶贫工作奠定基础。下一步将会着力引导企业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针对今后企业如何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社会动员处处长王大洋建议,“第一、对帮扶资源进行精确化配置,对帮扶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努力做到三个聚焦,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聚焦我们的脱贫标准;第二、一定要用足用好现有平台,通过平台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质量;第三、企业扶贫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造血方面的独特优势,着力培养贫困群众的市场观念和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扶贫的数量也逐步增长。2019年1月至11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747家,实际使用外资达到8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外商投资企业最主要的扶贫方式是“在贫困地区实施扶贫项目”,其次是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开展活动。相对而言,仅为贫困地区捐款并非外企扶贫的主流模式。

  不断完善扶贫产业链使群众真正脱贫致富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的首个“一批”。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成果、促进逐步致富的根本要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减少到1660万,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83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个。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幅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稳定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已脱贫人口中,一部分尚未具备长期稳定的产业支撑;摘帽县的产业基础大多比较薄弱,自我发展能力还不强。现阶段,以发展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非常紧迫。

  在扶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形成稳固的产业链。产业扶贫是系统工程,现阶段已经解决基金、技术等因素的发展障碍限制,急需的是在产业链上的着重发展。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发展产业链则是稳固脱贫成果的核心方法。对贫困群众而言,在产业链稳固的背景下,收益波动对明年的整体发展影响减弱,产业扶贫经得起时间检验,真正得民心、走得远。 

  发挥行业优势打赢脱贫攻坚战

  行业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政府主导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压实行业扶贫责任,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对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有深刻意义。战略要求建立高位推动的领导机制,促进部门抓好扶贫政策落实;在“三保障”上抓政策落实;在“补短板”上重民生需求。

  交通行业的便利程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丰富的农作物资源需依靠交通运输转化为财富,基于这一特点,铁路行业在交通扶贫方面便有了先天优势。在交通部印发的《“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中,明确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养护效能。多年来,铁路行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扶贫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有效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调动脱贫的内驱动力。

  智库总结脱贫攻坚经验致力减贫事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在2019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表示:智库在治国理政、强国富民中作用显著,是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智力支撑。中国在减贫领域有丰富经验,精准扶贫方略更是具有参考意义。李国强表示:智库需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总结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和优秀案例,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贡献智慧和方案。李国强认为,如何加大低收入人口享受经济发展便利覆盖率需要智库深入研究,这些涉及到城乡均衡化、一体化发展涉及到公平和效益的问题以及国家的分配政策等。

  教育部直属高校已达扶贫工作底线目标

  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与贫困地区扶贫短板结合起来,推进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表示,2019年教育部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充实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力量的通知》,采取“1+1”模式,由1所已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与1所尚未承担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共同定点扶贫一个贫困县并增加高效助力其他中央单位完成定点扶贫任务。截至目前,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已全部投入扶贫工作。省属高校在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晁桂明强调,教育部将着重帮助定点扶贫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探索推进高校扶贫组团模式,探索地域群、组团式、联盟化的高校合力攻坚,做好“高质量、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效扶贫后续工作,加强高校扶贫合作与交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需要进行学科专业化优势互补,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打造高校扶贫新品牌。

  2018年,各直属高校领导赴定点扶贫县调研3394人次,开展督促指导131次,选派挂职干部139人、村第一书记55人,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与贫困地区扶贫短板结合起来,推进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从2018年责任书完成情况看,44所直属高校共投入帮扶资金1.38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3.18亿元,培训基层干部2.34万人,培训技术人员3.73万元,购买农产品1.23亿元,帮助销售农产品3.27亿元,均超额完成任务。从2019年责任书签订情况看,各高校均达到底线目标。

  中国减贫成效与政府扶贫决心密不可分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曾表示,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明确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的政策举措,建立脱贫攻坚的制度体系,经过不懈努力即将消除农村绝对贫困。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按照当前的扶贫投入和效果,按期消除现行贫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并不困难。基于我国政府近40年的扶贫历程分析来看,提升扶贫目标、调整扶贫标准、巩固脱贫成果,促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是下一阶段政府扶贫工作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中央将开展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农业扶贫取得扎实成效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数量稳步提升,发展质量日趋优质。家庭农场成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产业兴旺的着力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田。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中央农办等11个部委《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到2020年,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指导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家庭农场数量稳步提升。到2022年,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能力和带动能力得到巩固提升。政策、资金将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功,稳住农业基本盘。

 构建“互联网+”社会扶贫全国一张网

  社会扶贫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是推进社会扶贫工作的有效手段。湖南省是“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试点省市之一,根据湖南省扶贫办透露,湖南省扶贫办透露,截至2019年12月,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全省有5700余家民企精准帮扶7000余个行政村,帮扶91.9万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试点,并在全省推开。截至11月底,全省贫困群众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上发出贫困户需求185万条,对接成功126万条。70家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签约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发起众筹项目61个,已筹集到位资金7000万元。

  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负责人曲天君认为,中国社会扶贫网构建的“互联网+”社会扶贫平台,聚合多方要素、力量,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减贫成就具有全球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截至2019年10月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援助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表示,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40年持续高速增长,使8.5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取得的成就无论从速度还是规模来看都是史无前例的,中国的减贫进展具有全球意义。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村减贫战略主任本杰明·戴维斯曾表示,正着力探索中国扶贫经验在其他国家的实施方法并已取得实际成果。

  综上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是一个难点。通过机构、企业、产业、智库、高校、政府、社会帮扶、国际交流八个领域发展情况和数据不难看出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此外,扶贫行动举全国之力、聚万众之心,更是加快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在扶贫的过程中,需结合科技发展、合理指导方法建设。客观来说,中国的扶贫行动已小有成就、有所建树,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但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仍需着力防止返贫,巩固扶贫效果。(部分消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人民政协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 人民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日报网 金融时报 经济日报 光明网 湖南日报 黄河新闻网 )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