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企业是我国最早“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的先行者之一。《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走访四川多家大型国企发现,这些企业在海外创造了多项各类“第一”或“之最”,市场份额和国际形象不断提升,建设投资正进入加速期。受访企业认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应对贸易摩擦背景下,应坚持“走出去”战略定力,加大向西、向南开放,做大做强非北美市场,形成“第二战场”。同时,应警惕各种海外市场风险,避免本国企业间恶性竞争,并创新和提升海外赢利能力。
连创多项“第一”
海外发展进入“加速期”
四川地处“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也是沟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各类企业海外建设投资迅速增长。据四川省国资委统计,截至2017年底,在川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项目244个,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总金额约1200多亿美元,在5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办事处(公司或其他机构)。
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介绍说,多年来,在川央企和四川省属国企创造了多项“第一”或“之最”。比如,贯穿东非和中南非的坦桑铁路、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东非最大的水电站、非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等。
四川铁投集团董事长孙云告诉记者,他们是第一个在欧洲发达国家修建大跨径桥梁的中资企业。项目所在国挪威,中国企业一直很难进入,被称为“北欧坚冰”。2013年,铁投公司在与美国、德国、丹麦等国承包商激烈竞争中胜出,成功中标该国最大悬索桥——哈罗格兰德大桥钢结构合同。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的高效率、高质量赢得挪威政府认可,当地官员主动推动铁投公司又拿下了挪威另一个大桥项目。
据了解,除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建造”不断地“走出去”,“中国标准”也逐步被海外市场接受,国际教育培训也迅速发展。目前,已有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员,在中铁二院接受培训,扩大了中国企业的“朋友圈”。
“海外市场开拓由最初的简单项目承包开始向多元化经营发展。”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仑说,以岛国马尔代夫为例,东电从最早建设一个电站,发展成修公路、建房子、造宾馆,甚至进行海水淡化,承建轻轨项目等,累计完成了2亿美元大单,在“小国”做出了“大生意”。
“出海”仍存多重风险
“掌舵”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受访企业普遍表示,中资企业在海外市场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跨国经营的经验和风险管控能力与国际一流企业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中资企业“走出去”面临内部恶性竞争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际汇率变动等多重风险。近年来,国内制造企业、设计院等各类企业纷纷“走出去”承揽工程,国内竞争国际化,“超低价竞争”屡屡出现。同时,海外项目容易受到国际汇率变化、政权更迭等因素影响。
二是企业“走出去”融资难度相对较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较严,企业“出海”仍受到不少限制,当时融资是企业承接项目的核心环节之一。比如,在面对次主权、不完整主权和私营企业主时,缺少相应的融资政策,耗时较长,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亟待优化调整。
三是缺乏可通行的行业标准。据了解,很多“走出去”企业基本上都持有两套标准:一套是国内标准,另一套是出口使用的欧美国家指定的国际标准。“即使在国内,标准制定也不健全,很多都没有标准。部委机构改革后,行业标准由谁来制定,需要进一步明确。”某大型设备出口公司的负责人说。
加大“请进来”力度
创新海外业务
为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长期影响,贯彻落实中央“一带一路”倡议,受访的国企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坚持“走出去”战略定力,认识西向、南向开放的重要性。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杨文武认为,当前国际环境下,更应该坚定走好“一带一路”,拓宽向南、向西的海外市场空间。四川工业体系门类齐全,与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相比具比较优势,应进一步开拓向西、向南“走出去”空间。
其次,加大“请进来”力度,助力“走出去”提速。徐进说,外国人也讲“眼见为实”,让他们更多地来中国实地看一看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生产质量,比什么推介都管用,一些合同几乎可以“秒签”。所以,应加大“请进来”力度,比如四川应充分利用外国领事机构数量中西部第一的优势,以西博会、川港澳合作周等国际性展会为契机,让事实说话,以实力“拿单”。
再次,要不断创新海外业务营收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赢利能力。“过去我们是建完电厂、收了质保金就走人,双方再不会打交道。”张晓仑说,现在方式完全变了,我们已向全球170多个电厂派出客户服务经理,提供终身技术服务。去年公司服务收益只有30多亿元人民币,今年将增加到50亿元,明年就会增长到80亿元。杨文武等人也表示,海外投资应更多提倡通过股权、长期协议等形式,与建设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永久化。(记者 丛峰 吴文诩 杨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