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大会,马云发表演讲。(企业供图)
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港媒称,2017年阿里巴巴“飞天智能云栖大会”11日至14日在云栖小镇举行,今年的会议议题将覆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硬件、VR、AR、芯片技术、数据库、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天文科研、金融科技、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为最全课题的一次云栖大会。
让中国技术服务于全球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阿里云在会上正式发布自主服务器、新一代专有云、数据库、计算平台等产品。阿里云与中科院宣布合作发布量子计算云平台。据称,该平台包括量子计算的系统架构及量子算法开发计算环境。量子计算是阿里巴巴“NASA计划”。
报道称,中国“量子力学第一人”潘建伟表示,希望到明年,能实现50个量子比特的操作,未来十年能实现数百个量子比特的操作,在特定领域的计算能力达到目前全世界计算能力的100万倍。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三年前,开发者大会更名为云栖大会,其实是希望能够用互联网、云计算的普惠技术力量支持各行各业。“最近遇到国外的企业负责人、开发者都在谈论云栖大会、云栖小镇。我的普通话不好,很多外国人对‘YUNQI’的发音都比我准。‘云栖’这个创造词,如今成了流行词。”
开放、包容,是云栖大会希望传递给参会者的精神,今年,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国际生态合作伙伴也来到大会现场。胡晓明介绍:“我们在全球部署了将近200多个数据中心,这一次也邀请海外的客户加入到阿里云,这一次参加云栖大会的海外客户有67个国家,数千名的开发者。”
云栖大会也设有一些国家馆。比如,马来西亚专门设立了国家馆。阿里云为全球最大的经济航空马来西亚的亚洲航空提供相应的云计算服务。“我们也跟芬兰进行深度合作,芬兰把他们国家的创新中心搬到了云栖小镇。同样,韩国也把机构设在这边,在中国为韩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不仅仅在中国,我们正在国际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胡晓明表示,阿里云将抓住这一轮全球化机遇,让中国技术服务于全球。
历经8年的不断进化,云栖大会已经成长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展会之一。胡晓明注意到,云栖大会除了越来越国际化,也越来越“生态”。在参会者方面,除了开发者,今年也有很多的企业高管前来参会,其中,以市场化为趋向的民营企业管理者参会比例明显上升。“他们关注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关心技术趋势。”他说。
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达摩院”。(企业供图)
成立“达摩院”专注人类未来前沿技术研究
记者了解到,10月11日上午,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成立承载“NASA计划”的实体组织——“达摩院”,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未来3年内,阿里巴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
今年3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公司首届技术大会上动员全球两万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投身“新技术战略”,启动了“NASA”计划,要面向未来20年组建强大的独立研发部门,建立新的机制体制,为服务20亿人的新经济体储备核心科技。
“达摩院”的阵容可谓“星光熠熠”,首批公布的学术咨询委员会十人中有三位中国两院院士、五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包括世界人工智能泰斗Michael I. Jordan、分布式计算大家李凯、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George M. Church等。作为最高学术咨询机构,学术委员会对研究方向、重点发展领域、重大任务和目标等学术问题提供咨询建议。
全球顶尖科学技术前沿人士加入“达摩院”。(企业供图)
马云曾在过去数年中多次提及阿里巴巴未来二十年的目标与路径——构建为世界解决一亿就业机会,服务跨国界的二十亿人,为一千万家企业创造盈利的平台。“达摩院”正是为达到此目的解决问题而创立。马云表示:“解决社会问题”是阿里巴巴始终贯彻的技术研发逻辑,阿里巴巴已经不是一家普通的商业公司,我们在这个国家、在这个时代担当有巨大的责任。阿里巴巴必须是一家创造未来的公司,要成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于世界创新的发动机。
“达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自然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目前,“达摩院”已经开始在全球各地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亚洲达摩院、美洲达摩院、欧洲达摩院,并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圣马特奥、贝尔维尤、莫斯科等地设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初期计划引入100名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马云将“达摩院”视为阿里巴巴将留给世界最好的东西之一。他说:有一天即使阿里巴巴不在了,希望“达摩院”还能继续存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