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让“硬科技”更硬气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9日 第 18 版)
图为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公司安徽安庆的高端催化剂生产基地内,进行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聚合实验。
孙 旺摄
数据和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等
在山东菏泽的生产基地内,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粒子近期顺利下线。站在生产线旁,技术负责人朱宁宁博士捧着刚下线的透明颗粒,脸上难掩激动之情:“这种材料主要用于制造高端光伏封装膜,能够有效提升光伏组件的耐候性与发电效率,未来还将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电子封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公司研发的镍系催化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利用国产化助剂和常规聚合装置及工艺,高效制备出聚烯烃弹性体,成功打破了国外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上的技术垄断。”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煜坤说。
黄煜坤说,作为一家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科技型初创企业,中科科乐在创业早期主要依靠创始团队自筹资金与小规模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后续有部分投资进入,但化工行业对资金需求较大,产线建设、核心设备采购、技术验证等方面都存在资金需求。
在中科科乐设立之初,安徽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科大硅谷引导基金就开始密切关注企业的发展。
“从技术来说,中科科乐自主研发了高端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与工艺技术,拥有全套核心技术和较高的技术壁垒,技术可拓展性强。从产品应用来说,聚烯烃弹性体的应用领域比较广泛。从公司团队来说,企业创始人拥有学界和业界的多重经历,核心团队技术实力雄厚,这些都是我们看好这家企业的原因。”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基金管理二部总经理雷霆说。
2023年底至2024年初,科大硅谷引导基金出资1000万元参与了公司的Pre-A轮融资。目前,新一轮融资也在推进过程中。
“政府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带来的资金支持,主要被用于建设公司菏泽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线与安徽安庆高端催化剂生产基地,同时用于补充研发投入、团队扩充和市场开拓。”黄煜坤说。
除了来自政府投资基金等的资本支持以外,商业银行也将目光投向这家极具发展潜力的新材料制造企业,投贷联动的模式让企业获得了更加充裕的资金支持。
中信银行合肥分行科技金融中心总经理刘贺说,传统银行授信模式主要建立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关注营收、利润等方面,但一些科技型企业产品尚未投产,暂时没有稳定营收,研发投入又比较高,无法通过银行传统授信方式给予信贷支持,中科科乐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企业。
“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性的特点,中信银行创新推出了特色科技金融产品——投贷联动‘积分卡审批’模式,在信贷审批模型中大幅提高了企业研发能力、技术优势、团队背景、股权融资等要素的权重。”刘贺说,综合考虑了中科科乐的研发费用投入、创始人背景、股权融资进展、获得专利含金量等情况后,中信银行决定大胆打破常规,向中科科乐提供信贷支持:今年初,给予企业1.6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授信额度;今年3月,发放1500万元流动资金信用贷款,支持企业购买原材料和日常经营周转。
“目前,中科科乐正在加快推进各项重点新材料研发。安庆的高端催化剂生产基地已完成主体建设,并顺利投产,今年菏泽的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生产线将实现产品稳定下线,公司发展迈入了快车道。”黄煜坤说。
投贷联动模式能更好服务科技型企业。安徽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友华表示,公司出资的母子基金体系目前已投资588家优质项目,累计投资规模超过262亿元。在与被投企业的交流中,公司发现部分企业产品早期市场占有率较低,难以带来较多的经营性现金流,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对债权融资有较大的需求。
今年4月,安徽省国金公司联合20家银行机构、安徽省担保集团共同发布了国金基金丛林贷产品,通过“股权+债权”组合模式为被投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综合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国金基金丛林贷产品累计授信金额超过50亿元,授信企业户数超过60户。
“投贷联动作为金融服务创新模式,一方面,能够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股权融资降低企业负债率,配套银行贷款提供流动性支持,充分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银行通过与投资机构合作,共享企业尽调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可以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成长价值,而非短期财务状况。对于政府投资基金而言,搭建平台、资源共享推动投贷联动,让被投企业进一步获得银行认可,实现对企业的精准滴灌和服务升级,有利于形成‘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良性循环。”潘友华说。
(人民日报记者 葛孟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