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中拉合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借鉴

2017-09-29 09:49:43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徐佳航   责编:许炀

  拉美的实践表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时,面临来自传统体系调整刚性和自身能力不足的双重压力。相关出路在于通过南南合作,形成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合力,并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经济实力。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治理理念,其背后彰显的是平等、合作与共赢。全面提升中拉合作水平,是提升双方经济实力、增强双方全球经济治理参与能力的重要路径

  近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指导原则——共商、共建、共享,首次纳入全球经济治理理念。这表明,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同由中国贡献的全球治理观。回顾近些年的中拉合作,双方正在形成共享发展新路径,从而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

  作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拉美是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相对活跃的贡献者。该地区参与了世界银行、IMF、WTO等传统治理体系,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治理机构和一体化组织,并在跨区域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拉美始终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追随者,即便在其拥有明显优势的大宗商品领域,也缺少足够话语权,难以发挥应有的决策影响。经济能力的脆弱性,使拉美多数国家有能力“参与”却无余力“主导”全球经济治理。

  拉美的实践表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时,面临来自传统体系调整刚性和自身能力不足的双重压力。相关出路在于通过南南合作,形成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合力,并在合作中提升自身经济实力。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治理理念,其背后彰显的是平等、合作与共赢。2016年11月份,中国发布第二份对拉政策文件,提出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合作愿景,扩大了双方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共同利益。

  第一,结构改革将促进合作提质增效。当前,中拉同步进入经济改革阶段,创造了新的互补契机。中国扩大消费,有利于增大自拉美进口,助益其出口多元化。中国积极推进对外产能合作,能为拉美再工业化创造新机遇。

  第二,多边主义停滞赋予区域一体化新内涵。在发达国家“向内转”、全球保护主义盛行的形势下,中国坚持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拉美参与面向亚太区域一体化提供机会,有利于其实现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也有助于降低地区经济的两极化和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碎片化。

  第三,中拉基础设施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精髓吻合。拉美为提升地区竞争实力,提出了多个基础设施一体化项目。中拉基础设施合作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精髓,也适应拉美发展需求。凭借自身综合优势,中国有条件在促进拉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大有作为。

  第四,金融合作和创新改善了全球融资环境。拉美面临着结构改革和经济持续下滑双重压力,资金缺口较大。中国在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方面的实践,不仅切实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参与水平,还从根本上改善了外部融资环境,为拉美发展提供了支持。

  全面提升中拉合作水平,是提升双方经济实力、增强双方全球经济治理参与能力的重要路径。未来,中拉经济合作应沿三条主线展开,通过自身建设,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完善。一是降低交易成本。中拉双方要通过持续推动多层次交流,促进民心相通,降低沟通成本;要通过推进中拉整体合作,促进磋商和对话机制常态化,降低制度成本;还要通过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互补为基础的静态比较优势曾推动中拉经贸迅速扩大,由经济结构同步调整促成的动态比较优势则是推动双方合作升级的动力。三是应对外部性。中拉双方在诸多发展领域拥有共同利益和诉求,双方不仅应加强在传统治理体系中的协调,推动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应推动传统治理体系改革,增加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还应推动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提升共同应对系统性冲击的能力。

  面向未来,中拉合作有助于促进双方发展利益融合,双方深化国际协调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的南南合作树立典范。(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