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8892980

010-68892503

第三期《社会企业创新孵化研修班》招生通知

2017-11-22 17:23:54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许炀  责编:韩东林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

  由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指导、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公益支持,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主办的第三期《社会企业创新孵化研修班》定于12月6日-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

  培训对象

  1、中小型企业负责人及中高层管理人员

  2、各省(市)社会组织、公益团体负责人

  3、热衷于社会企业创新创业的有志青年

  招生规模 

  108人

  时间地点

  1、时间:2017年12月6日-10日,报到时间12月5日。

  2、地点: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朝阳区亮马桥路40号)。

  培训证书 

  完成全部课程考核合格者,颁发《社会企业创新孵化研修班》结业证书。

  课程特色:

  一、理论学习 案例结合

  课程定期邀请公益界大咖徐永光、王振耀、袁瑞军、徐本亮,商业界精英谭博仁、李新章,传统文化老师廖晓义等专家教授进行授课,通过理论学习与案例结合方式教学,让学员们通俗易懂了解目前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重定人生方向,激发内心潜能,找到个人使命,承载社会责任。

  二、模拟经营 项目实践

  课程采取情景式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创建项目团队,透过社会痛点,寻找商业机会,进行市场分析,创新商业模式,创变盈利模式,制定项目计划,模拟项目经营。

  为了提升学员项目综合运作能力,课程特别提供了多个项目实践机会,学员结业以后可以兼职参与到真实项目之中,体验项目从创建到孵化成功的整个历程,并会获得一份意想不到的工作收入。对项目感兴趣的学员,可以直接合作项目在本地区进行落地。

  三、项目孵化 商业推广

  学员有好的项目可以申请在班级平台或者公益创投平台进行孵化,参加项目路演,获得专家点评,对接项目服务,开展商业推广,建设全国渠道,进行项目融资等。

  四、平台链接 资源支持

  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与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将陆续为学员提供“公益基金、公益创投、专家指导、项目孵化、天使投资、资源链接”等多方面的支持,助力优秀社会企业项目的成功孵化与项目落地。

  五、爱心接力 班级融合

  《社会企业创新孵化研修班》有优秀的助教文化,每期班均有以往班级优秀学员组成的助教团服务于新班级学员,从新学员的交通指引、报到签到、住宿用餐到学习生活进行全方面的服务。助教文化通过班级与班级的爱心接力,将各个班级的文化、资源、人脉与新班级进行融合,促进各个班级学员之间互帮互助,合作共赢。

  《社会企业创新孵化研修班》第三期课程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0

(注:课程表会根据教学需要调动,以实际安排为准)

  师资团队(部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

  徐永光  现任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基金会中心网名誉理事长,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 年辞去团中央组织部长职务,创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创立希望工程。希望工程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品牌。2007年与上海南都集团周庆治等共同创办南都公益基金会,该会以“支持民间公益”为使命,致力于推动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与社会创新。徐永光先生潜心中国民间公益慈善事业 25 年,在社会组织实务和理论研究方面有重要建树,主编《中国第三部门研究丛书》,著有《叩问天人之际―徐永光说希望工程》。近年来不遗余力推动慈善体制改革和现代慈善文化建设,发起建立中国基金会中心网,在提升基金会行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方面,取得实际成效。其新著《公益向右商业向左》被誉为“公益创新变革的思想之光、中国社企探秘的开山之作、世界社企运动的中国声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

  袁瑞军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议题有:国家与社会关系(第三部门组织的规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伙伴关系、社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等),社会创新与影响力慈善(社会企业的管理体制、社会影响力评估等)。曾发表公民社会及比较政治学研究相关论文多篇,与高丙中教授合作主编《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持翻译了《365种改变世界的方法》。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在北京论坛上主办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目前在研课题包括“政府与社会组织伙伴关系”以及“社会企业的认证体系研究”等。在北京大学获得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

  王  杰  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促进会会长等多项学术兼职,领导干部国学论坛及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活动发起人、倡导者,领导干部学国学官方公共微信平台创办人,中宣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29讲《传统文化与官德修养》宣讲人。多次接受主流媒体访谈。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文史哲》等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及图书评论近200篇,已出版著作有《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荀子注释》(合著)等,主编《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领导干部国学公开课》、《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箴言》等。在中央党校主体班、各部委、国有大型企业党校、中央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及其他形式的培训班数百家单位讲授《古代官德与干部修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释道与中国文化》等专题,深受好评。学术领域为儒家哲学、传统官德、中国实学、传统文化及当代价值。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

  李新章 著名商业模式和营销专家、北大清华人大总裁班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培训协会副会长、《经理人》杂志特约撰稿人。1992年起两次出任企业法人、一次出任企业总经理,先后在世界500强好利获得公司和三星安全公司等企业从事大客户销售、渠道营销及项目管理工作,从事管理和咨询工作20年,具有丰富的领导经验和战略管理、团队管理经验。2005年开始为企业和总裁班讲授领导力、商业模式、瓶颈突破等课程。李老师总结的在职管理人员五步学习法,得到了数千名企业管理人员的学习检验,深受好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

  徐本亮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上海卓越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理事长。担任民政部重点研究课题评审组专家、上海市民政局公益项目招投标评审委员会专家,国内多个公益项目大赛的评审专家。他致力于慈善公益22年,创业教育19年,有丰富公益机构管理和运作、公益项目开发和管理、筹资、公益创业指导的实践经验,迄今为止已为全国20多个省、市的3500多家社会组织做各种能力建设培训、咨询和战略规划。

  报名须知:

  1、报名联系人:杨老师 电话:18610842525(微信号);施老师 电话:13717797395(微信号);

  2、请将电子版“个人证件相片、汇款凭证、学员档案表”发送到报名邮箱:1976759858@qq.com;

  3、培训费包括学习费、资料费、培训期间早餐午餐费用,培训所发生的学员往返交通费用与住宿费用自理;

  4、住宿预定:周边宾馆自由预定,公益之家100元/天(内部)。

  5、报名截止时间:12月2日下午6点。

  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简介

  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是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从事国际青年交流的职能机构,由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与中国青年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组成。中国青年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是共青团中央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实施机构,是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从事国际青年人才培训与交流的专业机构,是国家首批认定的具有组织全国性跨行业、跨地区赴国(境)外培训团组资格单位。中心的宗旨是:致力于增进中国青年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间的教育、文化合作和友好事业的发展,促进国家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简介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成立于1993年,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共青团中央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基金会早期通过颁发“光华科技奖”,奖励在我国科技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科技人员,为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2004年业务主管单位变更为共青团中央以来,基金会在团中央书记处和理事会的坚强领导下,秉承“服务、规范、创新”的工作理念,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社会影响不断增强。2010年获福布斯中国十佳公募慈善公益基金会排行榜第一名;2011年获中央直属机关“青年文明号”称号;2012年获中央直属机关“首都文明单位”称号;2013年获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5A级基金会;2015年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称号;2016年获中国基金会榜公募基金会TOP1 。

  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简介

  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IYU)所属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1993年经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批准成立。1996年经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招收外籍留学生。学院一流的教学设施、充满国际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广泛的国际交流渠道、自身的中外籍专业教师、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为国内外培养了大批专业化、实用型人才。我院将秉承“国际青年,青年国际”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探索国际办学的新模式,继续完善各项教育服务体系,全面为当代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为中国教育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力量。(图文来源: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