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产业力 |   会员页面

首页 > 环球创业 > 正文
看!海南自贸港成型起势
2025-04-22 09:56:0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责编:田蜜

看!海南自贸港成型起势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一处发射工位。

看!海南自贸港成型起势

在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平台正在对玉米植株进行数据采集。

看!海南自贸港成型起势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智慧图书馆。

看!海南自贸港成型起势

在位于海南省琼海市的海南汽车试验场,一台试验样车正在接受测试。

看!海南自贸港成型起势

在位于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的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架民航客机进行检修。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站在新起点上,海南自贸港已进入成型起势的新阶段。

  新增经营主体超过前30年总和、在琼投资国家和地区达158个、新设外资企业年均增长57%、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36%……海南自贸港建设7年来,众多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用实际行动向海南自贸港投出了信任票,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近日,记者奔赴海口、三亚、文昌、琼海、陵水等地,近距离感受海南自贸港如何成形起势。

  热力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聚集人气

  到海南,优良的消费体验是许多人的第一印象。

  在海口国际免税城,商品琳琅满目,游客人流如织。“买了化妆品、酒类、玩具……算下来能省1000多元。”与记者同日抵达海口的北京游客小刘,晒了晒手机里的购物清单。

  海口市骑楼老街,游客们漫步于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街区,品尝文昌鸡、和乐蟹等特色美食。“通过椰雕、琼剧等非遗文化,消费者能够充分感受海南的魅力。”一位导游说。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加快,自贸港政策不断落地,二者正在海南形成叠加效应。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黄璀告诉记者,消费为海南自贸港聚集了人气,“许多人了解海南自贸港的相关政策,正是从消费领域开始的”。

  感受海南自贸港消费热力,看商品“卖场”——

  离岛免税购物是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之一。海口海关数据显示,自2011年4月至2025年3月16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2501亿元,购物人数4500万人次,购物件数3.18亿件。

  实施14年间历经9次调整;免税购物额度由最初的5000元提高到10万元;免税品类由18类扩大至45大类;提货方式由机场提货1种增加至5种……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每一次升级,都扩大了海南自贸港政策效应。

  感受海南自贸港消费热力,看展会“秀场”——

  黄璀说,连续5届成功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为企业享受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消博会现场的城市形象展区,一系列国货精品和AR试穿等新潮体验,让观众仿佛走在上海、北京等地的繁华闹市。

  上海老字号品牌老凤祥自主研发的全自动陀飞轮腕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伊利联名的乳酸菌饮品、周大生与得物App联名的“黄金上上签”、通过国际田联认证的短跑气垫钉鞋……得物APP第五年亮相上海城市形象展区,吸引许多年轻观众驻足。

  “我们希望通过消博会平台,聚集更多有个性、有消费力的中国年轻群体。”得物APP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感受海南自贸港消费热力,看新品“考场”——

  在琼海市,坐落着中国建设最早的汽车试验场——海南汽车试验场。每年,都有大批试验样车在这里进行上市前的“大考”。

  “新车零百加速性能怎样?”“新能源汽车在暴晒、盐雾等条件下表现如何?”“这款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是否可靠?”……大大小小的汽车来自多个品牌,鹅卵石路、波形路、鱼鳞路俨然是无言的“考官”。

  海南热带汽车试验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强度的测试,既为车企缩短了汽车开发周期,也为消费者买好车、用好车增加了保障。“海南气候接近东南亚。车企开拓东盟市场,产品就必须经得起高温、高湿、高盐、多雨环境的考验。在海南自贸港这片对外开放‘试验田’,我们将继续为车企‘出海’提供广阔‘试验田’。”该负责人说。

  向新 建设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

  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发展建设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海南自贸港向“新”而行的底气,来自“温度”“深度”“纬度”三大优势。

  看脚下,向种图强——海南岛南端热带气候,为提高农业育种效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温度”优势。

  在三亚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实验室,大豆、水稻等种子准备接受不同剂量和处理方式的辐照,缩短新品种选育周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一台高5.7米、宽21米的龙门吊缓缓移动,对试验田上的玉米植株进行各类性状数据采集……在南繁,记者看到一颗种子是如何“照CT”“做体检”的。

  南繁研究院科研骨干李艺超告诉记者,龙门吊搭载的高通量植物表型采集平台能结合可见光、红外、高光谱及叶绿素荧光等多维度数据,给作物“做体检”,“玉米长多高了?口渴了吗?得病了吗?都可以测出来”。

  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如今,全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中,超过70%来自南繁培育。在海南,2800多家种业创新企业形成合力,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20亿元。“海南自贸港的各种优惠政策,让科研人员、国际专家进出更方便;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集聚效应更强大……这些,都为南繁种业发展增添了动力。”李艺超说。

  望远方,向海图强——中国超1000米深度的海域主要位于南海,为开展深海研发和试验提供了极佳场所。

  在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操作车间,科研人员正在调试波浪滑翔机。从“个头”看,这些设备好似一支支大型冲浪板。工程师雷肖楠告诉记者,波浪滑翔机由波浪能驱动,拥有万公里级的续航能力,可搭载各类传感器,广泛用于海洋水文气象监测、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

  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效益,“蓝色经济”成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深海一号”“海洋立体观测网”等一批重大深海装备落地运行;乘着科考船,各型载人潜水器“下五洋捉鳖”……海南已成为中国深海科技力量的主要聚集地,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服务保障。

  抬头看,向天图强——海南邻近低纬度海域,意味着火箭射向范围广、海上运输方便、落区安全性高,发展商业航天具有“纬度”优势。

  火箭腾空,飞向苍穹……这样的场景,在文昌国际航天城越来越频繁。不久前,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从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多型号、高频次”发射能力。

  “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椰林。”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发射场从启动建设、首发成功到双发射工位投入运营,用了不到3年时间。从今年起,商业航天发射将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我们计划用一年半时间,完成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工程建设,预计2026年底实现发射”。

  开放 自贸港大门将进一步敞开

  在市场准入方面,海南有着全国最短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留学、就医、修飞机、坐游艇……作为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关键词,“开放”将为这片热土解锁更多可能性。

  看教育开放——在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一座教育开放之城拔节生长。入驻办学机构建设专享学院楼,图书馆、教学楼、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共享使用,“小学院+大共享”让“留学海南”成为一种新奇体验。目前,试验区已签约中外知名高校22所,师生人数达5000人。

  看医疗开放——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自贸港“医疗特区”呼之欲出,医疗技术、装备和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三同步”。2024年,乐城先行区接待医疗旅游人次达41.37万;截至今年3月,已有473种特许药械在乐城先行区使用。

  趁着第五届消博会的热乎劲,记者来到三亚国际游艇中心码头,看开放政策如何为海南游艇产业注入活力。

  消博会三亚国际游艇展区内,参观者踊跃体验“游艇+婚纱”“游艇+玫瑰”“游艇+潜水”等消费场景;10余个世界顶级游艇品牌的150余艘游艇,展现“千艇之城”的独特风采。得益于“零关税”“进口游艇船龄放宽至五年”“琼港澳游艇快速一站式通关”等政策,海南已成为中国游艇产业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

  视线移至海口。在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的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保税维修让这里成为全球民航客机的“4S店”。

  境外飞机为何要到海南自贸港“做保养”?基地负责人王海烨告诉记者,在自贸港免税政策下,进境飞机免缴保证金,再加上暂时进境维修允许内销、维修航材保税、进口设备享受零关税等优惠,可为客户节约10%—15%的维修成本。据介绍,该基地自2022年投产以来,累计完成超2200单飞机维修项目,承接超230架次喷漆业务,完成超4.9万件部件维修;基地内企业承接了20多家境外公司、138架次进境飞机的大修和喷涂业务。

  展望2025年底,“封关”意味着自贸港大门将进一步敞开。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在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介绍,封关后,绝大部分商品进入海南自贸港,都没有进口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从国外进口料件,在海南本岛加工增值30%以上,再销售到内地也免征进口关税。

  “海南自贸港是全球面积最大的、产业形态最多样的自贸港口。封关后,海南面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整体开放的同时,与内地市场的联系将更加便利,更有利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冯飞说。

  更加开放的海南自贸港,将做好免税购物、医疗、教育三篇高端消费文章;加快发展来数加工、跨境电商、中文远程教育等产业……“如今,投资海南自贸港正当其时。”冯飞说。(记者 汪文正)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