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5G通信、电动汽车等产业的迅猛发展,铜材料在高端制造、电子电气、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其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加工性优势愈发凸显。作为战略性基础材料,铜材料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7月9-11日,上海国际工业材料展览会•铜即将回归,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5馆再度成为全球铜业创新的风暴中心。展会围绕铜材料全产业链展开,深度联动上下游资源,汇聚前沿技术、高端产品与行业智慧,为产业链各方提供一个集贸易对接、技术交流和趋势洞察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多展联动 打造有色金属材料超级矩阵
今年铜展将与中国国际铝工业展、亚洲汽车轻量化展同期同地举办,更首次融入镁材料展区,形成“铜 + 铝 + 镁”联动的超级矩阵。在这里,观众不仅能领略铜材料的独特魅力,还能一窥其他有色金属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
众多国内外知名的铜加工企业将汇聚一堂,集中展示铜基新材料、铜加工制品、相关机械设备以及辅材辅料,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及动力电池、电子通讯、空调制冷、电线电缆、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多个终端领域,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铜业产品与技术盛宴。
论坛专区并进 解锁铜材价值新维度
展会期间,将举行多场专题论坛和技术研讨会,其中铜基新材料高端应用论坛无疑是本次展会的重头戏。论坛精心挑选多个前瞻议题,深度剖析铜合金的广泛用途。在这里,观众将了解到铜如何助力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撑电动汽车革命,以及在纳米技术中展现的创新潜力。同时,铜在循环经济中的可回收性也将被深入探讨。此外,论坛还将聚焦铜在物联网智慧城市、5G网络、轻量化高强材料、电力传输、医疗健康及绿色建筑领域的创新应用。
有色金属材料创新未来展示区将成为本届展会的另一大亮点。铜作为材料科学创新的引领者,将展示其在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高导电性铜材料适用于机器人关节电机、视觉与力觉传感器;柔性铜薄膜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环、电子皮肤等,可实时监测生理信号;铜合金在高频通信中大显身手,助力毫米波频段信号传输;风电、光伏和氢能产业离不开铜线缆的电力传输,而铜氧化物超导体材料的研发则预示着高效长距离输电的未来。观众将有机会近距离感受铜的无限潜力,见证其在能源转型、数字革命、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创新成就。
精准商务配对 搭建供需沟通桥梁
为了满足铜材买家的采购需求,本届展会特别推出了铜材商务配对服务。主办方将在展前收集具有明确采购意向的铜材买家信息,并在展会现场为买家匹配优质供应商。通过一对一的专属商务对接机会,买家可以直接与供应商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产品细节,探讨合作可能。这一精准的服务大大提升了商务沟通的效率和成功率,为每一次相遇创造了互利共赢的机会。
国际资源深度链接 共推铜业国际化发展
凭借励展集团遍布全球的资源网络,本届展会将充分利用其国际优势,邀约国际协会及买家到场参与。他们将带来国际铜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与国内同行共同探讨铜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铜产业将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全球铜产业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迈进,让中国铜业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光彩。(资料来源:上海国际工业材料展览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