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首页 > 环球创业 > 正文
国产重载AGV加速出海
2025-02-14 12:02:45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责编:田蜜

国产重载AGV加速出海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八十吨重载自动导引车。受访企业供图

国产重载AGV加速出海

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80吨智慧矿山AGV。受访企业供图

国产重载AGV加速出海

工作人员在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组装设备。新华社记者 李然/摄

国产重载AGV加速出海

工作人员在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调试设备。新华社记者 李然/摄

  提起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或许很多人并不陌生。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广阔版图中,AGV作为物料搬运领域的重要装备,正扮演着关键角色。

  随着物流、制造业等领域不断升级,港口、工厂等对能够负载超大重量货物、工件的AGV需求日益迫切,重载AGV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国产重载AGV行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众多企业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可靠的产品质量,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更加速进军海外,在这片蓝海中逐渐崭露头角。

  市场广阔

  “机械脚”解决大难题

  新年伊始,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誉”)工厂内热火朝天,生产线高速运转,负载几十吨到几百吨不等的各类重载AGV产品正在紧张地进行生产和测试。“开年一直在忙,仅1月份就接了价值1300万元的海外订单。”朗誉董事长任志勇告诉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行业内普遍将负载能力在2吨以上的AGV称为重载AGV。这些看似相貌“平平”的大块头,能够自动化、高效化解决超重、超长、超大物料的运输难点和痛点,已经在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港口物流等众多行业成为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利器。

  任志勇举例说:“以风电行业为例,风力发电机的扇叶最长的有百余米,在制造过程中,过去要通过人工驾驶卡车、叉车等进行物料搬运,难度可想而知。现在我们提供两台重载AGV协同自动搬运的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目前,重载AGV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室外重载AGV这一细分市场为例,有数据显示,2021—2026年国内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接近25%。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内众多企业纷纷投身重载AGV领域。朗誉属于最早洞察市场先机的企业之一。2018年,一个高铁轨道相关项目招标,需要一台40吨载重AGV。彼时,传统AGV领域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但对于如此大载重吨位的产品,鲜有企业有能力和勇气涉足。“当时我们看准了市场前景,毅然选择了这条赛道。”任志勇回忆,凭借多年来扎实的技术积累和数月的艰苦研发,朗誉成功交付了这个项目,实现了重载AGV领域从零到一的突破。

  此后几年,朗誉专注于重载AGV的研发与生产,如今已成长为年产能500台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产品不断刷新着载重纪录。“2024年我们交付的一套负载达600吨的重载AGV刷新了世界纪录,可负载1000吨的产品正在研发中。”任志勇说。

  在广东佛山,另一家“小巨人”企业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腾”),也从当地陶瓷产业的物料搬运需求中看到了重载AGV的广阔市场。“我去过太多的制造工厂,见过太多搬运工人的艰辛,他们不仅要负重前行或辛苦操作,工作环境也不甚友好,如粉尘、噪声、异味、高低温、易燃易爆等等。”嘉腾副总裁陈洪波告诉记者,工厂向数智化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AGV承担“机械脚”的角色,就是要把人从繁重、单调、重复、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陈洪波介绍,目前嘉腾10吨载重以上的AGV产品占公司产品总数近30%,并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

  此外,诸如起重机等传统物料搬运行业也瞄准了重载AGV这一领域。河南起重机龙头企业卫华集团于2020年成立子公司郑州卫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莱”),专门负责重载AGV等高端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卫华集团董事长李国强表示,未来,无论是工厂园区还是港口码头,其内部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物料搬运系统。“起重机和重载AGV,一个在空中,一个在地面,共同构成这套系统,为客户提供一套系统化物料搬运解决方案。”李国强说。

  卫莱副总经理李虎告诉记者,公司目前生产载重范围600公斤至300吨的40多种AGV产品,2024年销量是2023年的3倍多。

  技术创新

  “大块头”有“大智慧”

  长14.4米、宽3.4米、高1.2米,载重能力300吨,这样的“大块头”行驶在工厂园区里,不仅能自如地爬坡过坎、原地旋转,还能在狭窄弯道里实现灵活过弯。朗誉日前发布的这款300吨室外重载AGV,专为跨车间、跨厂区的智慧化无人运输研制。

  这个“大块头”不仅行动灵活,更有“大智慧”。“与室内AGV相比,它融合应用北斗定位、惯性导航、视觉感知等技术,实现了复杂路况下的行人及车辆避让,环境感知、智慧导航更精确。”朗誉技术总工程师张斌鹏介绍。

  在重载AGV行业,技术创新是产品和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现载重能力、定位精度、运行稳定性等关键技术指标绝非易事。“大智慧”的目标,就是既要“搬得动”,又要“很灵活”,还要“很智能”。“这背后涉及机械设计、电子控制、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领域的难关,技术门槛极高。”张斌鹏说。

  以300吨室外重载AGV为例,为了达到300吨的负重能力,同时在搬运过程中降低压强,朗誉的技术团队给这台AGV配置了12套驱动总成,共24台电机。而传统的小型AGV一般只需要1—4台电机就可以实现整车协同控制。张斌鹏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交响乐团的指挥,指挥一个人和指挥24个人的乐团,难度完全不同。驱动总成的数量越多,协同难度越大。”为此,朗誉长期艰苦攻关,持续更新迭代基于动力学算法的协同控制技术,不断刷新其AGV产品的载重纪录。

  在定位精度方面,卫莱的研发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实现毫米级的定位精度,他们深入研究各种先进定位技术,包括激光导航、视觉导航和磁导航等。经过反复对比测试,最终采用将多种导航相结合的复合导航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精准定位,而且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李虎介绍,卫莱生产的重载AGV搭载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其搬运次数、能耗等运行数据可与车间管理系统打通,成为整个生产系统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

  技术创新是机器人行业永恒的主题,嘉腾也不例外。“我们非常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及产品技术研发,每年坚持将营业额的10%—15%投入在研发上面。”陈洪波表示,“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近年来,嘉腾积累了600多项专利,成功研发20吨载重驱动单元,解决了核心驱动单元多为进口的困境,目前正在研制40吨载重驱动单元。

  强大的研发团队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把核心器件和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保证。“我们的研发团队有100多人,占企业总人数的50%以上。从车体结构设计、电气设计,到底盘控制系统软件、整车无人化运行调度系统软件的开发,都是我们独立完成的。”张斌鹏说,近年来,朗誉的研发团队成功攻克底盘控制器、液压底盘悬挂控制技术等长期被国外企业“卡脖子”的核心器件和关键技术,实现了零配件100%国产化。

  海外拓土

  “中国造”闪耀大舞台

  2024年,一家爱尔兰建筑企业需要两台可以联动并且能同步举升到3米高度的重载AGV,这个要求可难倒了不少AGV企业。为此,他们寻遍整个欧洲市场,没有企业愿意接单。“后来他们通过代理商找到了朗誉,我们很快就拿出了方案图,并进行了全英文的技术沟通,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朗誉海外销售中心总经理单晨溪告诉记者,产品运到爱尔兰投入使用后,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客户决定今年下订单批量采购。

  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后,一些有实力的国产重载AGV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海外市场,国产重载AGV以其高性价比、定制化服务等优势,逐渐赢得了国际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往12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订单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单晨溪介绍,朗誉目前正加速海外市场布局,计划在3到5年内将这一数字提升到50%。

  卫莱从去年开始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在东南亚、中东建立起营销网络,产品迅速打开销路。“集团公司把国际化作为第一战略,随着我们在海外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成熟,海外市场将会蓬勃发展,预计今年海外销售额将增长3倍以上。”李虎说。

  当问及国产重载AGV“走出去”有哪些成功经验时,受访企业一致提到,要通过参加各类国际展会,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嘉腾从2016年开始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并将于今年3月第八次参展。在陈洪波看来,参加世界级展会,既是展示,也是交流学习。

  “对于工业来讲,技术也好、产品也好,就是要到世界舞台上去发布、交流、学习,才能不断进步。”陈洪波说,嘉腾正是从参加展会开始迈出海外步伐的,多年参展让嘉腾收获了合作伙伴,也收获了市场和实打实的订单。目前,嘉腾与世界500强中的70家企业都有合作,并且建立了海外工厂,直接面向海外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朗誉去年参加了美国亚特兰大物流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韩国蔚山工业展等海外展会。“一位客户在我们展位上了解了我们的产品后激动地对我说,‘这就是我们一直想要的产品!’”汉诺威工博会上的这个片段,让单晨溪至今记忆犹新,“通过参展,我们了解到我们产品的竞争力,也看到了市场需求,这给足了我们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信心。”

  陈洪波认为,重载AGV市场在全球尚处于蓝海阶段,国内企业已体现一定先发优势。与国外企业相比,国产重载AGV在应用方面做了更多尝试,积累了大量的应用场景和服务案例,因此能够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响应。这是国产重载AGV的一大竞争优势,也为未来重载AGV产品向标准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基础。

  “我们在全球已有800多件服务案例,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也将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关注。”单晨溪说,“相信国产重载AGV将走向世界更多国家,让更多企业能够用上中国制造的智能装备。”(记者 孙懿)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