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加速推进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利惠于民。图为道县廊洞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施工现场。蒋克青摄(人民视觉)
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了2024年财政运行和政策阶段性进展情况及2025年财政政策,并回应了热点问题。
2024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财政部门加力落实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推动经济回稳向好和社会大局稳定。
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收入方面,2024年9月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宏观经济回稳,财政收入增速当月实现转正,9月、10月、11月逐月向好。支出方面,财政部门加强资源统筹,保持支出强度,重点领域支出都得到了较好保障。总体看,全年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政策精准发力,支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消费方面,在落实好支持县域商业建设等已有扩内需政策的基础上,2024年下半年专门安排了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投资方面,2024年全年发行了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大了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发行了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7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2023年增发的国债大部分资金在2024年使用,支持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民生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中低收入和特殊群体。培育新动能方面,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平稳转换。
更大力度支持地方政府缓释偿债压力,增强发展动能。为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财政部门制定实施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揽子化债方案,合计安排12万亿元政策资金。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经全部发行完毕。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廖岷表示,随着化债工作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地方资金链条进一步畅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实现了从以往的“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
推动支持房地产政策落实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表示,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4年财政部优化住房交易契税优惠政策,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税务总局优化了征管政策,将土地增值税的预征率下限降低了0.5个百分点。这些政策让利于企、让惠于民,出台后市场反应积极,核心城市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
根据安排,在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专项债项目。林泽昌表示,该政策效果将在2025年逐步释放。
“关于土地储备,支持城市政府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有需求的地方也可以用于新增土地储备。这项政策将有利于改善土地的供求关系、增强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同时有利于补充重点领域的土地储备。”林泽昌说,关于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近期将继续配合主管部门,抓紧明确相关政策,政策明确后,地方可按此推进落实。
“我们相信,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逐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回稳向好。”林泽昌说。
梯次拿出政策“后手”
廖岷表示,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在力度上,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总之,财政政策将切实加大力度,为稳经济保驾护航。
在效率上,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通过推动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培育新的消费行业、改善消费条件等来支持提振消费。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对教育人才、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同时,稳步推进财政的科学管理,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在时机上,做到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带动更多社会投资,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此外,财政部门还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廖岷说,“我们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我们的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