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首页 > 环球创业 > 正文
香港打造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
2024-11-07 09:10:1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责编:韩东林

香港打造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

图为在二〇二四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参展商正在展示应用于香港的士的支付平台。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摄

  由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与投资推广署主办的2024香港金融科技周近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金融科技活动之一,本届金融科技周以“点亮金融科技新航道”为主题,吸引超过100个经济体的3万多人参与,包括多家科技巨头企业的高层代表。“今年是香港金融科技周第九次举行。我们将致力发挥香港金融科技的潜能和优势,引领整个生态圈持续发展。”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说。

  推动应用新技术

  在金融科技周上,特区政府发表有关在金融市场负责任地应用人工智能的政策宣言,包括将采取双轨模式,促进金融服务业采用及发展人工智能,同时应对网络安全、数据私隐及知识产权保障等潜在挑战,以护航香港金融科技行业发展。

  “去年香港金融机构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使用率达38%,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26%。”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介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对在金融市场应用人工智能抱开放和审慎的态度。目前人工智能已应用于香港各金融服务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会计及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业等。

  许正宇表示,此次发表的政策宣言主要体现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既要促进发展,也要管理好风险。“很多国际参与者都有兴趣来香港,参与香港的金融科技市场。”许正宇表示,特区政府将与金融监管机构及业内人士携手合作,打造健康及可持续的市场环境,协助金融机构抓紧机遇,负责任地应用人工智能,促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我们会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并参考海内外经验,充分利用香港汇聚内地和国际数据、资讯自由流通的独有优势,推动金融服务业应用人工智能,因地制宜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

  发布多项新措施

  除特区政府发表的政策宣言外,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公布了一系列新措施,包括推进资产代币化、打破支付隔阂、发挥数据潜能和提升银行数字化能力等,推动香港金融科技蓬勃发展。

  在推进资产代币化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与巴西中央银行和泰国中央银行分别建立新的跨境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跨境代币化用例,并将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技术设计、商业需求和监管框架,助力建立更融合的全球金融市场。

  在打破支付隔阂方面,余伟文表示,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与内地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互联预计在明年中试行,将支持全天候即时、小额跨境汇款,并可使用手机号码等账户识别代号转账。

  金融管理局还推出香港首个跨行业金融科技配对平台“Fintech Connect”,旨在链接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服务商,一站式协助准确配对金融科技服务的供求,促进合作和创新。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合作,把前海的金融科技服务商纳入平台,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

  “要进一步推动业界前行,香港金融业必须具备适应力,并持开放态度迎接新机遇。”余伟文透露,香港金融管理局正研究扩大2022年推出的“商业数据通”涵盖范围,将“商业数据通”连接香港土地注册处、香港国际机场货运数据平台,便利中小企业借贷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培育发展新动能

  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及金融业界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日前发布的2024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构建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的目标,表示将继续推动央行数码货币、移动支付、虚拟银行、虚拟保险及虚拟资产交易等创新金融服务。

  在香港特区政府及金融业界的推动下,一个充满活力的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已在香港初步形成。陈茂波介绍,香港现有超过1100家金融科技和Web3.0(第三代互联网)公司,比去年增长约15%,其业务涵盖移动支付、跨境理财、人工智能金融服务顾问、财富及投资管理等多个范畴。

  日前,由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香港的总排名为全球第三位,居亚太区之首,充分肯定了香港作为全球领先金融中心的地位与实力。其中,香港金融科技水平排名上升5位至第九,跻身十大金融科技中心之列。

  “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丰富香港金融市场的产品供给,为未来香港金融业提供新的增长点。”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仲尼认为,金融科技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重要领域,香港应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在金融科技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也为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积累经验。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