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肠道菌群种类繁多,目前已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糖尿病、肝病、肥胖症、精神疾病、肿瘤等均密切相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廖丽君日前在北京一场医疗学术大会上指出。
资料显示,肠道菌群形成的微生态功能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承担着人体70%的免疫功能,一旦发生异常,可能导致癌症、免疫缺陷等多种疾病。
日前,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主办,北大医疗康复医院等承办的北京微生态医疗学术大会在京召开,来自行业内的多位专家就菌群移植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展开探讨。
“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可通过多食用含维生素、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利用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以及非肠道吸收型抗生素药物和菌群移植等方式。”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微生态诊疗中心主任、重症康复科主任毕见龙表示。
毕见龙认为,精准肠道菌群移植能够重建肠道微生态,有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消化系统外疾病。“在重症监护中,常规抗生素治疗和其他环境因素会导致肠道生态失调,危重患者的肠道菌群受损,病原菌增加。临床可采用菌群移植、益生菌等辅助策略调节ICU患者肠道菌群,恢复肠道菌群生态,对感染、心脏衰竭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有所改善。”
据悉,北京市精准肠道菌群移植门诊已启用,并将于9月17日至10月17日在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微生态诊疗中心开展线下义诊活动,通过问诊沟通、科普肠道菌群知识等方式,提升公众对肠道健康的关注度。(赵方园 梁小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