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首页 > 环球创业 > 正文
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动能充沛
2024-09-18 09:29:52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责编:韩东林

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动能充沛

香港城市风光。新华社记者 陈 铎摄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近日在香港举行,共吸引近6000名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与会,包括逾80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政商领导人。与会各方在论坛期间共签署25份合作备忘录,创历届新高,展现香港作为“超级增值人”的优势。

  “过去10年,香港与内地以外的‘一带一路’经济体的贸易额增加近六成,与相关经济体的贸易额占香港外贸额的4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论坛上表示,这些数据反映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潜力和前景。香港享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动能充沛、大有可为。

  加强互联互通

  为期两天的高峰论坛以“构建互联互通、创新及绿色新丝路”为主题。与会嘉宾认为,香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应把握重大机遇,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枢纽功能和专业服务优势,为国际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知识和方案等支持。

  李家超表示,创新科技是香港未来发展核心领域,也是未来香港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主要作用。香港正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发展创科,汇聚各城市的研发能力和先进制造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表示,将继续支持内地与香港企业加强信息交流,深化“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引导香港企业发挥国际化的金融、法律、航运、会计等服务业优势,共同打造“一带一路”优质项目,进一步提升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水平。

  总部位于上海的新开发银行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于2015年共同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在论坛上表示,香港一直以来都是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的重要门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联系发展中及发达经济体,可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融资。新开发银行期待加强与香港的互联互通。

  聚焦绿色产业

  近年来,香港绿色金融蓬勃发展,绿色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已具备相当优势发展成为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根据特区政府此前公布的数字,2023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超过500亿美元,其中债券总额居亚洲区市场首位、占比达37%。本次论坛首次加入“绿色专章”,聚焦绿色发展及科技创新,探讨如何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发展绿色业务。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认为,作为亚洲领先的绿色金融中心和迅速发展的国际绿色科技中心,香港提供的金融和科技解决方案,可助力各经济体拥抱绿色转型,实现净零目标。

  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刘会平介绍,不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给绿色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带来潜力。香港作为“超级增值人”,可以充分发挥在绿色科技、标准制定、专业服务和绿色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推动绿色项目的生态圈,赋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绿色发展合作。

  “过去10年,香港交易所已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发行人通过香港IPO市场筹集3000亿美元资金,总融资额位居全球前列。”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满足“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在绿色转型方面的融资需求。

  达成丰硕成果

  此次论坛签署的25份合作备忘录包括4份政府合作备忘录与21份商贸合作备忘录,涉及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巴林、科威特以及哈萨克斯坦等地的政府机构及企业,合作领域涵盖绿色食品、能源和创新科技等。

  其中一份合作备忘录由一家香港企业与一家澳大利亚企业签署,双方宣布成立策略合资企业,推出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应的绿色项目,致力于开发绿色食品网络,发展可持续农业及保育工作。

  论坛今年继续设置商贸配对环节,共展示超过280个投资项目,涵盖能源、科技创新、城市发展、运输及物流基建等领域,并举办了800余场一对一项目对接会,广受企业欢迎。

  陈茂波表示,未来香港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独特地位和优势,提供金融、法律、财务、咨询、争议解决和风险管理等一流专业服务,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提供新机遇、创造新价值。

  今年已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连续第九次在香港举办,自2016年起至今累计吸引约4万人次与会,已成为全球探讨“一带一路”政策及机遇、推动实质合作的重要国际商贸平台,不断推动香港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投资、科技、文化艺术与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合作。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