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首页 > 环球创业 > 正文
成都加快氢能产业布局
2024-06-27 09:33:03来源:人民日报责编:韩东林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成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氢能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深入推进氢能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制—储—运—加—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未来3年将投资170亿元以上,进一步促进氢能产业做大做强。

  运行时速160公里、最高续航达1000公里以上……今年3月,“成都造”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运行试验,其顶部的动力源“金属箱”,正是由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创新能”)制造的氢燃料电池。不仅于此,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日益广阔。今年6月底,首批1000辆氢燃料自行车将投放至成都的锦江区、新都区,市民可体验“用100克氢气畅行约100公里”的“黑科技”。

  这是成都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缩影。今年以来,成都发布多项氢能产业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快氢能推广应用,加快布局氢能产业。目前,氢能已成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推进建圈强链,聚集100余户上下游企业

  “这款氢燃料自行车的动力来自氢燃料电池系统,通过燃料电池系统发电驱动车辆运行。”四川轻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坤介绍,该自行车车座下有一台350瓦小功率液冷型氢燃料电池系统,无污染且续航更持久,将为出行提供新选择。

  距离轻绿科技大约20公里,是以大功率氢燃料电池见长的荣创新能。走进荣创新能的标准车间,初代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形似储物柜,另一旁的二代、三代产品经迭代尺寸已缩至行李箱大小。应用于氢能源市域列车的,正是其三代产品。

  “不仅尺寸变小了,三代产品功率还升至220千瓦,最大氢能转化效率更提高到65%。”荣创新能副总经理谈剑钊表示,模块化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应用广泛,大型高速列车、大型船舶、重卡等都可使用,国内许多氢能轨道交通车型的动力系统均出自荣创新能。

  作为荣创新能的配套企业,燃料电池空压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势加透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坐落于新都区。该公司已突破高性能气动设计、高功率密度高速电机及高频电控等六大技术瓶颈,实现空压机每分钟3万转甚至10万转的转速,占据了国内空压机市场超七成的份额。

  从小功率到大功率,从电池系统到细分技术,新都区已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10家企业聚集。“我们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产业链条较为完整。”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已聚集100余户氢能关联上下游企业,涵盖制氢装置、储氢压力容器、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系统等领域,多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制—储—运—加—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构建了以郫都区、龙泉驿区、彭州市、新都区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引领,培育7家高能级创新平台

  发力前沿产业,需要持之以恒的创新投入。在氢能赛道,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产学研”一体化推进。

  在郫都区,东方氢能产业园将打造为西部氢能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东方氢能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近日接近尾声;同时,西部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也即将落成。

  “东方氢能产业园将引入四川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打造氢能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中心、科普中心、应用示范中心等。”东方电气氢能(成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亮介绍,园区还将引入产业上下游企业,构建燃料电池核心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企业集群,“‘产学研’方面,已经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电子科大、四川大学、西安交大等开展合作。”

  另一个氢能产业园——成都西部氢能产业园正在龙泉驿区加快建设。“未来这里将是成都最大的氢能产业综合体,也是城市绿色能源、创新制造的产业创新策源地和聚集地。”成都智慧车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滔表示,公司致力于打造涵盖科研、成果孵化转化、中试生产等全产业链的载体空间,努力打造氢能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科研”“转化”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两座产业园的规划修建中,这背后是成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氢能产业体系建设的决心。

  “我们已培育国家级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寿命燃料电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7家高能级创新平台,拥有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涉及氢能高校院所10余户,吸引多位知名氢能领域院士专家。”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赋能不断提升产业价值,2023年成都氢能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0%。

  竞速“氢”赛道,未来3年总投资170亿元以上

  《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今年以来,成都持续加大力度给政策、给场景,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关键装备方面优势突出。储氢装备、加氢设备、天然气制氢装置等,成都在全国处于前列——厚普股份加氢设备市场占有率达20%;中材科技成功开发70兆帕车用压缩氢气气瓶,储氢瓶市场占有率达22%。

  示范试点方面有序推进。成都已经聚集了一汽丰田、成都客车、重汽王牌等7户氢能源车生产企业,具备氢能公交、中重型卡车、物流车等多种车型生产能力,已累计生产689辆氢能源车,建成加氢站5座,投运1860吨/年碱性电解水制氢工厂等。

  随着全国各地相继出台政策发展氢能产业,成都又将如何进一步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

  “未来3年,成都将推进氢能相关重点项目46个,总投资170亿元以上。”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实施包括绿氢示范带动工程、关键技术突破工程、产业集链成群工程、场景应用拓展工程、基础设施攻坚工程、产业生态培育工程等在内的“六大工程”。其中,成都将加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应用,创建第三批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拓展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应用,加快建成都江堰8兆瓦绿电制氢储氢发电一体化项目,探索建设氢能源轨道交通示范线等。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