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首页 > 环球创业 > 正文
美欧煤电淘汰速度和规模不及预期
2024-06-24 10:23:06来源:中国能源报责编:韩东林

美欧煤电淘汰速度和规模不及预期

  非营利组织“全球能源监测”日前发布最新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煤炭发电能力有所增加,日本、韩国都新建了燃煤发电机组。与此同时,美欧国家淘汰煤电的速度和规模没有达到预期,尤其是美国。

  ■煤炭仍是美国发电“主力”

  路透社援引数据显示,今年1—4月,美国煤炭发电量在发电总量中占比仍保持在15%以上,而且单一发电占比高于任何可再生能源。随着夏季到来,美国煤炭发电量将进一步增加。

  据了解,美国可再生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水电、生物质能和地热)发电总量在2022年首次超过燃煤发电,但单一发电量仍然无法和煤电相比。目前,煤炭发电仍占美国发电总量的16%左右,高于风电的11%、水电的6%、太阳能发电的4%。

  油价网指出,美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电网零碳排放,但基于化石燃料发电(天然气和煤炭)占比高达60%的现状,这一目标几乎不可能完成。2023年,美国天然气发电占比达43%,煤炭发电占比约为16%。显然,煤炭在美国电力行业仍占据重要位置。

  ■美国煤电机组退役数量减少

  美国能源信息署指出,过去两年,美国有22.3吉瓦煤电装机退役,2024年退役速度将放缓。截至2023年底,计划退役的2.3吉瓦煤电装机仅占美国煤电总量的1.3%。

  另外,美国今年计划淘汰5.2吉瓦总发电装机,较去年低62%,是2008年以来最低的一年,其中煤炭和天然气合计占今年计划退役装机的91%。

  全球能源监测指出,美国今年将有6—8座燃煤电站退役,比2023年的22座要少得多。由于电网和相关线路老化薄弱,美国大批燃煤电站不得不推迟退役。

  事实上,美国虽然每年都在淘汰煤电,但部分地区仍然较为依赖煤炭发电,加上数据中心导致电力需求激增,煤炭仍然是相对稳定、可靠的电力来源。

  据了解,美国有5个州一半以上的发电量仍然依赖煤炭,分别是北达科他州、密苏里州、肯塔基州、怀俄明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另外,美国东部和南部州的公用事业公司正计划建设新的化石燃料发电装机,甚至有的州已经考虑推迟淘汰煤炭发电时间表,以确保电网稳定和可靠运营。

  密苏里州公用事业电力公司Evergy早前透露,原计划2023年底退役的部分煤炭发电业务,将推迟至2028年完成退役。Evergy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avid Campbell表示:“我们的服务区域正在经历几十年来最强劲的电力需求增长,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厂、数据中心等,这敦促我们必须在保证稳定电力供应方面下功夫。”

  ■欧洲今冬或重启部分煤电

  近年来,由于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以及天然气价格下跌导致天然气发电量上升,煤炭发电量和份额持续下降,但其仍然在提供可靠基本负荷电力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虽然德国关闭了部分燃煤发电站,但仍然是欧盟最大煤炭发电国,并表示为了避免电力供应短缺,今冬仍然考虑恢复几台燃煤机组运行。

  2023—2024年冬季供暖期间,德国重启部分煤电储备,旨在缓解用于供电的天然气供应瓶颈。今年以来,电力供应紧张导致德国又开始放慢淘汰煤炭的脚步。

  彭博社报道称,德国需要更多备用化石燃料发电才能保证未来几年电力供应,因此该国淘汰煤炭不会一帆风顺,这意味着,欧洲地区仍将为今冬供电提前准备好部分煤电。

  德国联邦电网管理局日前表示,为了抵消燃煤电站关闭的影响,德国2024—2025年冬季需要700万千瓦备用发电能力,2026—2027年冬季需要超过900万千瓦备用发电能力,预计今年约有1000万千瓦硬煤和褐煤发电机组可能重返储备状态。 

  “部分退市的老旧燃煤发电站,如果被认为对电力系统至关重要,就必须继续运营。”德国联邦电网管理局局长Klaus Mueller表示,“2026—2027年冬季期间,用于弥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缺口的所谓储备容量需求将达到9.2吉瓦,是2024—2025年供暖季预留容量的两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