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首页 > 环球创业 > 正文
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负责同志
2023-05-05 09:38:08来源:人民日报责编:陈晨

  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等6个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政策措施,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目前《意见》落地情况如何,未来将如何更好实施?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

  问:为贯彻落实《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

  答:《意见》提出,根据“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国家重大战略等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选择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为贯彻落实《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将重点领域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项目,加强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二是加强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据统计,2022年以来,各地共推介项目5万余个,其中9000余个已吸引到民间资本参与,涉及民间投资金额2.9万亿元。三是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发布24个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积极支持京东仓储物流等民间投资项目通过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方式进行盘活,鼓励回收资金用于新项目建设。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问:当前,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还受到哪些因素制约?

  答:应当看到,当前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任务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

  一是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参与难度较高。这些项目普遍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投资回收周期相对较长、收益水平相对较低,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有限。在基础设施领域,部分项目建设内容多、施工难度大、运营管理要求高,民营企业缺乏相关经验。

  二是从投资环境看,参与便利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项目相关信息不够透明公开,民间资本对如何参与投资缺乏了解,对如何通过市场化机制退出顾虑较多,对能否获得长期稳定回报信心不足。一些民营企业反映,有些项目预期收益较好,也愿意积极参与,但在市场进入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形或无形的壁垒。

  三是民间资本自身参与意愿和能力存在不足。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部分民营企业效益下降、现金流紧张、再投资能力不足,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的意愿较低。此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参与投资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时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

  问:下一步,我们将如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答: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贯彻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机制,加强统筹谋划和系统部署,常态化推进重点项目。

  二是加强信息发布和引导。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及时汇总发布相关重大项目信息。同时,推动各地及时解决项目公开推介、引进民间资本过程中的问题。

  三是加强前期工作和要素保障,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对吸引到民间资本参与的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推动加快项目审核备案、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环境影响评价、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手续办理,落实各项建设条件。

  四是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降低民间资本参与新建项目面临的前期工作复杂等困难。支持民间资本通过产权交易、并购重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方式盘活自身资产,推动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REITs,健全市场化退出机制。

  五是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针对各地在项目投资人招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不得以所有制性质作为选择标准,不得以企业规模、注册地址、当地纳税贡献等因素作为主要评标条件。在安排各类政府性投资资金时,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加强与有关金融机构对接,推动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