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2020-12-29 09:20:43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陈晨

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第一名!2020年,我国有133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比2016年增加23家,位居世界首位。

  超一亿户!“十三五”以来,我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亿户,到今年9月末已达1.34亿户。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国企规模实力持续增强,效益稳步提高。预计到今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将接近69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5%。“十三五”以来,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劳动生产率年均分别增长5.6%、8.9%、7.8%,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达到48家。民企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以来,民营企业500强门槛从2016年的100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200亿元;创新创业创造热情高涨,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近1倍。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干事创业更带劲。

  “前一天网上提交材料,第二天就能完成企业注册。营商环境这么好,干事创业更带劲了!”2018年3月16日,北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创始人冯是聪拿到了我国第1亿张市场主体营业执照。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持续扩大,“一网通办”在全国加速落地,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减……“十三五”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全国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1.2万户增长至今年前三季度的2.2万户。

  登记注册更便利,发展步履更轻快。增值税税率“四档并三档”,降低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减免不动产登记费……“十三五”以来,我国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更是推出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2016年至2020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将达7.6万亿元左右。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大幅提升。

  ——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市场主体“体质”更强。

  “提振干事创业热情,关键靠改革!”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公司董事长章晓斌表示,公司通过试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改革,极大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2016年相比,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74%。”

  从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到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从推进混改和深化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到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十三五”以来,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规模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民营企业茁壮成长,投资领域更加宽广。2017年9月,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PPP项目签约,民间投资进入高铁基建领域。从铁路、公路、机场等到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十三五”以来,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的改革使民营企业有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华为等一批民营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

  ——创新发展步伐坚实,让市场主体更有竞争力。

  C919大型客机翱翔蓝天、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十三五”以来,一项项创新成果令世界瞩目。从大国重器到民生日常,高铁、共享单车、网购等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快速发展,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

  “十三五”以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越来越凸显。2019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达到169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为68.5%,拉动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8.6个百分点。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8.8万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所占比重达49.6%。

  “‘十三五’期间,国家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多次优化调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彬介绍。2016年至2019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累计达84.3万户次,累计申报研发投入5.2万亿元,共计减免企业所得税8730多亿元。

  扎根肥沃的中国市场土壤,吮吸着改革开放释放的充足养分,“十四五”时期,各类市场主体必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