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让绿色梦想照亮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方大炭素绿色发展纪实

2020-10-27 14:49:50  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编:郑思雯

  “方大炭素通过技术改造深度处理污水,炭素制品污水排放量大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处理后的水还能养鱼和灌溉。企业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近期,一则新华社拍摄的方大炭素工业废水养锦鲤的视频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一直以来,方大炭素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经营企业一定要对政府有利,对企业有利,对职工有利。”的企业价值观,紧盯打造一流炭素强企的目标,引进先进环保治理技术,以绿色环保的发展成果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勇当行业环保排头兵,让“绿色炭素”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打造通往市场的“绿色”名片。

  今昔对比:“地上煤矿”变花园

  建于上世纪的厂房掩映在绿树鲜花中,工业废水处理后用来厂区绿化、养鱼……近期,中新社记者走进位于兰州市红古区境内大通河畔的方大炭素厂区,道路两边松柏苍苍,绿草茵茵,犹如走进花园,年代感扑面而来,让记者一度怀疑走进了公园。

  “以前的厂子到处是黑灰,在厂区内的澡堂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等回到家衣服上全是黑色的泥点。”方大炭素信息自动化部自动化站主任张平香回忆起以前的厂区环境,仍历历在目,“那时厂房老旧,玻璃残缺不全,几层楼高的设备,上去全是灰尘,踩一脚,鞋子都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兰州炭素厂”,始建于1965年;2001年4月企业发起设立兰州海龙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2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6年9月,辽宁方大集团通过拍卖获得股权,并更名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成为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以前不敢穿白色的衣服、鞋子”。

  “那时要是穿件白衬衫上班,下班后领子就变成黑色的了。”方大炭素技术研发部副部长张桂兰,大学毕业后便被分配到了“兰州炭素厂”,20多年来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她说,那时做研发,设备简陋,浑身都是灰尘,手都洗不出来本来的颜色。一进厂区就会看到亮晶晶的一层,“那是石墨粉散到了空气里,而且树叶上也是黑黑的一层”。

  “转制前,污染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当时冠有‘地上煤矿’这样一个称号。”方大炭素安全环保部负责人介绍说,企业改制后,在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也开展了“花园式工厂”创建。

  近年来,根据方大集团“南方企业一定要打造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东北和西北的企业要打造花园式工厂。”的要求,方大炭素加大厂区绿化力度,全面推进“花园式工厂”建设,厂区绿化率已达到30%以上。

  持续发力:环保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提升污染物治理设施装备水平,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先后完成了石墨化炉、中央变电所、动力燃煤锅炉等几十个节能项目,完成了焙烧炉静电除尘器、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原料场扬尘治理、油气回收治理等三十余个环保技改项目,最大限度降低各类污染物排放量,使其全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据介绍,从2018年开始,企业从水、气、声、渣四个方面入手,对企业各类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梳理。当年企业投向环保的资金达到1.29亿元,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实现了环保设备一备一用,“这样在遇到任何情况,可以随时切换,避免由于一些突发情况造成环境污染事件。”

  2014年时,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日排放量达14000吨,经过废水平衡改造,2018年年底已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现在废水循环利用,通过深度处理,厂区的绿化浇灌,生活一般用水,以及马路降尘等都是使用中水,还实现了污水养鱼,“现在处理后的废水日排放量只有2000吨。”安全环保部负责人表示。

  方大炭素总占地65.2万平方米,“花园式工厂”打造前,绿化区只占地9.98万平方米,针对此,企业对厂区环境进行了改造,包括种植树木,改造花坛、景观亭,建主题公园,观赏小景观等,现在厂区绿化率已达到30%以上。同时全员参与绿化管理维护,以及日常养护。此外,针对厂区来回运输车辆噪音较大的情况,在游园区与厂区相邻部位种植大乔木进行分割,以此来满足游园的精心之感。

  张平香的家人都是厂里的退休工人,听说厂子的变化后,都先后进来参观。当走进厂区时,迎面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各项污染物监测指标,厂区内空气清新,绿植养眼,直呼变化大。

  据介绍,接下来,方大炭素还将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力争使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的最低排放标准,继续打造“绿色炭素”,推动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