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腾讯一季度收入增长26% “抗疫排头兵”凸显巨头韧性

2020-05-13 21:08:25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王涛

  国际在线消息:5月13日,腾讯(00700.HK)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2020年Q1腾讯营收1080.65亿,同比增长26%;净利润(Non-IFRS)270.79亿,同比增长29%,超出市场预期。

  分板块看,腾讯TO B代表板块(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单季收入264.75亿元;在TO C板块,腾讯社交产品矩阵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致力于满足人们在消费娱乐、资讯社交、精神解压等方方面面需求,成为“无接触”经济重要构成工具。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腾讯 A

  其中,微信月活再创新高,增至12.03亿;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经济旺盛发展,小程序用户迅速增长,日活跃账户数超过4亿;腾讯视频的订购用户数进一步增长至1.12亿。

  纵观整份财报,腾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充分呈现了巨头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扎根消费互联网、拓展产业互联网的“双网”布局,成为腾讯逆势增长的关键。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腾讯B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腾讯C

  在保障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腾讯作为科技抗疫排头兵,率先设立了15亿元国内战疫基金和1亿美元全球战疫基金,借助高效的互联网资源协调能力,持续输送物资与产品能力。

  财报发布当天,腾讯宣布启动“数字方舟”计划,从降低成本、引流拓客、设立专项基金、技术开源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

  交矩阵迸发新能量,C端抗疫“隐形能力”爆发

  腾讯C端矩阵产品充分渗透于民生、教育、医疗、消费等衣食住行领域,成为促进国民经济运转的重要工具。

  “无接触”大背景下,小程序承担起助力企业和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社会角色。1月24日至2月13日,超市类小程序访问人数同比增长115%,生鲜果蔬类小程序访问人数同比增长168%,社区电商类小程序访问人数同比增长83%。同时段内,公共类小程序数量大增,医疗类疫情服务小程序新增近800个,政务类疫情服务小程序新增超100个。

  为一进步挖掘消费需求,小程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顺势推出直播功能,带动“全民直播”热潮。小程序+社群运营(微信群)+私域流量(企业微信)+直播卖货,成为最基本的战疫“组合拳”,有效帮助零售商家实现客流数字化。

  例如,时尚品牌歌莉娅就通过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的能力,将服务转到线上,通过让导购添加消费者、用企业微信朋友圈发布商品信息、引导至小程序商城三个环节,实现了线上客户运营的闭环。2月首周,歌莉娅在企业微信的每日销售额均超过100万,最高达300万。

  3月8日,有近千个品牌在微信小程序开展“节日”直播首秀,2000个主播参与其中,开播时长近900小时。通过小程序直播,部分品牌订单量增长近12倍,部分品牌交易额增长5倍,还有品牌单日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大关。

  另一边,消费券正成为拉动消费的有利催化剂。公开资料显示,各地政府自3月以来开始大量发放消费券,凭借着超12亿的月活和微信支付的高普及率和渗透率,微信成为消费券发放的重要渠道,有效促进了消费回暖。

  截至目前,湖南、浙江、广东、武汉等50余省、市、区通过微信平台发放超百亿电子消费券。仅5月1日至3日,微信电子消费券就带动消费9亿元。光大证券研报指出,消费券或带动消费额外上升20%。

  腾讯C端矩阵展现了全方位连接个人生活场景的产品实力,这亦是腾讯深耕社交生态多年积淀的“隐形能力”的一次集中释放。

  产业互联网迎接极限挑战,B端矩阵齐秀 “云能力”

  相比C端矩阵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民生的连接和服务能力,B端产品则担负起助力社会复产复工的重任,通过数字化能力,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疫情期间,腾讯积极开放自身的技术资源与研发能力,助力生态伙伴共同成长,携手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截至目前,腾讯云免费为逾1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海量云资源和协同办公产品。

  针对在线办公需求的爆发,腾讯推出云办公全家桶“套餐”: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近10款产品协力下场,快速渗透企业远程办公市场。

  B端产品矩阵迅速成为抗疫主力,其中,腾讯会议自2019年12月底推出后的两个月内,日活跃账户超过1000万;企业微信活跃用户数在去年底超6000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腾讯文档月活跃用户突破1.6亿,已累计创建超5亿份文档。

  腾讯会议还紧急研发了国际版应用“VooV Meeting”,已经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上线。在潮涌的线上办公需求下,腾讯会议国际版用户增长了6倍。为了满足全球各地“无接触”办公需求,腾讯会议在100天内更新迭代了20多个版本。

  数据显示,复工之后,每周都有数万家企业和政府相关机构,通过腾讯会议助力业务复工复产,云签约、云招标、云面试、云培训等云上协同实践正成为新趋势。

  除助力复产复工之外,如何高效推动全民防疫,成为疫情对腾讯B端能力的另一重考验。

  疫情期间,腾讯云开发了疫情整体解决方案“微应急”,共支持100多个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部门上线疫情服务相关小程序。其中,腾讯“防疫健康码”于2月9日率先落地深圳,随后在全国各地陆续上线。复学潮来袭后,腾讯又推出“复学码”,助力学校复课。

  截至5月12日,腾讯健康码相关小程序总访问量超235亿,亮码80亿人次,覆盖超过21省400多个城市的10亿人口。

  助力抗疫之外,针对各式各样的“数字化”需求,腾讯展现了更多云能力。

  4月26日,中国银联《2020年银联云建设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腾讯云以3.86 亿元中标,这是目前国内金额最大的金融云第一大单。

  不仅是针对商业机构的云助力,腾讯还将“云办公”整体解决方案打包出口,积极输出国际影响力。3月末,联合国宣布腾讯成为联合国全球合作伙伴,为联合国成立75周年提供全面技术方案。

  4月15日,腾讯又成为第127届广交会技术服务商,为广交会网上举办提供整体技术支持、平台研发服务与云资源支撑,这是广交会63年来首次“云办会”。

  根据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数据,2019年腾讯云全球市场营收增速111%,在全球TOP5云厂商中排名第一。自2017年至2019年,腾讯云全球市场份额排名依次是全球18位、全球第6位和全球第5位。

  腾讯视频订购用户数突破1.12亿,数字内容增速可期

  背靠强大的社交基本盘,2020年腾讯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继续深耕细作,以腾讯视频、腾讯影业、腾讯音乐、腾讯看点、微视、腾讯浏览器等组成的数字内容矩阵呈现出强大生命力。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腾讯D

  随着疫情期间在线视频、音乐、文字等线上付费项目热度的持续走高,数字内容也迎来增长契机。

  2020年Q1,腾讯视频及音乐服务会员数大幅上升,推动收费增值服务账户数同比增长19%至1.97亿。其中,视频服务会员数同比增长26%至1.12亿,音乐服务会员数同比增长50%至4300万。腾讯视频日活跃账户数及流量上升,得益于自制中国动画及电视剧成功吸引用户。

  短视频方面,腾讯微视、新闻信息流平台及小程序的用户流量及短视频浏览量均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微信视频号的推出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业内人士认为,视频号结合了社交推荐和算法推荐的机制,在加速裂变的同时保留了圈层,这意味着更强的渗透能力和变现能力。

  依托于微信的视频号,具有其他产品生态所不具备的优势。张小龙在年初提及,表达是每个人天然的需求,短内容一直是微信要发力的方向。不过,视频号还在进化,算法仍在不断迭代,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确立生态布局。但可以明确的是,视频号承载着腾讯在5G时代的重要战略布局。

  透过Q1财报,腾讯充分展现了在消费、产业两张网上的巨大盈利张力,同时通过抗疫极限挑战,向社会证明了其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实力。与此同时,财报披露2020年Q1腾讯集团的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392.10亿元,同比增加133%。这将利于腾讯后续进一步深化产业互联网布局。在B+C产品矩阵的联动之下,腾讯未来有望给市场带来更多期待。(图/文:陈东)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