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
工人忙碌在生产一线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美好,劳动创造伟大。“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工程建设工地、在铁水奔流的炼铁高炉旁、在紧张有序的转炉炉台、在钢筋穿梭的轧机旁,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劳动者们,应该得到最衷心的赞美。
环保改造工程不停歇
“五一”小长假,许多人在享受惬意假期的时候,方大集团萍安钢铁公司环保工程改造施工一线的工人却没有停歇,他们与平日一样忙碌着,用“坚守岗位”来诠释劳动之美。
5月1日上午,安源生产区90㎡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现场一派忙碌,100多名施工人员在2万多平方米的作业面上铺开,各工序齐头平进。
工程现场高高耸立的蓝色吸收塔是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当天正在进行内部防腐,半密闭的塔体内弥漫着浓浓的油漆味,七、八名工人戴着口罩正在刷防锈漆。GGH转角烟道是脱硝的主要组成部分,起重机正吊起制作好的钢结构件进行组装焊接,每个结构件都有好几吨重,安装精度要求高,需要吊车和安装人员的默契配合,同时考验安装人员的耐心和细心。SCR反应器是脱硝的主要设施,电焊工正在进行壳体钢结构焊接制作,预计5月5日可以全部完成制作进行壳体安装。布袋除尘器施工现场,工人正在搭建脚手架为后续施工做准备。
施工现场紧张有序,现场密密麻麻的钢管支架像是一行行乐谱,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就像一个个音符,点点弧焊就像是璀璨的灯光,高高吊车是高音部……整个工地宛如一个巨大的舞台,100多名劳动者正在激情演绎一曲高亢的劳动赞歌。
据了解,“五一”小长假期间,安源炼铁厂180m2烧结机机头电除尘器易地大修工程、4#高炉出铁场除尘系统改造工程、湘东炼铁厂108m2烧结原料场大棚改造工程等重点环保项目都没有放假,全部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火热生产献礼劳动节
火红的五月,拼搏的五月,播撒希望的五月,更是全面落实“全面降成本大干一百天”的攻坚月,在“五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笔者走进生产一线,记录下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
5月1日上午10:30,安源炼铁厂4#高炉主控室里,上料操作工杨艳、热风炉操作工胡仁华紧盯着电脑屏幕,手头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对讲机里不断在与各工序进行确认。南边出铁场马上要出铁了,炉前工各司其职,开口机已经对准铁口,随着炉前班长的操作指令,钻头钻开出铁口,10:40,火红的铁水喷涌而出。
“确保炉缸活跃,稳定风量,加快出铁,加快跑料的同时确保炉温和碱度稳定。加强炉外管理,高炉炉内操作过程中抓控制、降低返矿比、燃料比等,控制好生产成本。”新入职的实习炉长李志洪和高炉一车间主任秦火轮、值班工长周强正在进行交流。
4月下旬以来,安源炼铁厂保持良好生产势头,高炉产量持续稳定在9200吨/日以上。为确保生产取得突破,安源炼铁厂持续开展高炉炉前劳动竞赛,4座高炉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生产快报显示当天产量将达到9300吨以上。
5月1日下午14:10,湘东炼钢厂转炉车间,火热的炉台上热浪袭人。早班2#转炉合金工彭标正将测温管伸进炉内进行测温,数秒后屏幕上显示温度是1616℃,在高温炙烤下,汗湿的衣服上腾起阵阵热气。
当天最高气温32℃,已经有了夏天的味道。14:34,连铸2#机的大包平台上,轴流风机呼呼地吹着热风,让人觉得空气都是烫手的。大包工袁建国站在这里,要完成浇钢、取样、控制大包钢流,以稳定中间包液面,提高钢水质量和确保生产顺行,每次至少要站22分钟,身上的工作衣湿了干,干了又湿,一个班五六回。
“中班目标炉数66炉,产量目标3900吨。各岗位注意,要抓好生产间隙时间,合理衔接……”5月1日下午15:45,安源炼钢厂转炉车间炉前,甲横班值班长吴伏水正在安排工作。
16:03,1#转炉炉长游文敏正在往炉内扔焦粉,炙热的钢水将他的脸庞映得通红。“要降低消耗,炉型是关键,要想有好的炉型,护炉是关键,出钢时往炉内丟焦粉的护炉工艺一定要执行好。”游文敏顾不上热浪袭人,继续扔焦粉。
“5月1日中班的生产目标1450吨,上一班生产状况正常……”,安源轧钢厂棒线车间轧制机长程志敏在班前会上布置工作。
17:55,开始整机,大家按照班前会上的要求,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磨槽的磨槽、换辊的换辊,试小样的试小样,大家争分夺秒地做好整机的每一个步骤。
18:50,一条火龙迎面而来,进入1架、2架……穿过S弯,再通过19架、20架,驰行在机架间穿云破雾,最后冲上冷床。红检工陈威对产品进行了检验,用对讲机通报所有的参数全部合格。机长程志敏、精轧主调整工曾令恩、粗中轧调整工郑则钢对在线设备进行再次复查,检查完毕后,机长程志敏通知BCS2全线连轧。
20:00,回望生产岗位上一个个矫健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双肩担起一份责任,为公司“全面降成本大干一百天”付出自己的努力。
生产快报显示,5月1日当天,方大集团萍安钢铁公司铁、钢、材系统全部超计划完成产量任务,计划完成率分别为105.48%、104.65%、102.01%,向“五一”劳动节献上了一份滚烫的大礼。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