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周于11月13-17日在北京举行。在过去的四年里,毕马威作为未来论坛机构理事以及未来科学大奖的全程监督机构一直参与大奖的评选监督工作,今年毕马威中国继续深度参与这一科学界的盛典。11月17日,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将作为机构理事代表出席媒体见面会、未来论坛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以及科学公益晚宴。此外毕马威中国在当日还举办了2019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及银行业趋势解读媒体见面会,与参会者分享了新一轮金融科技的创新与突破成果。
会议现场。(张子鑫/摄)
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由非政府组织颁发的世界级科学大奖,创立于2016年,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今年,邵峰摘得“生命科学奖”;王贻芳、陆锦标获得“物质科学奖”;王小云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回顾过去的几年里,毕马威与未来论坛在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航天科技、转化医学、金融科技、汽车科技等诸多领域有过良好合作,并主持参与多场高峰论坛、内部研讨、以及城市峰会,成功与政府高层、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创业新秀及行业高知人群建立互动。
自未来论坛创立之初毕马威就与其展开了合作,今年再次全程参与并监督了未来科学大奖评选,保障了评选过程的公平公正。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表示:“作为一家全球专业服务机构,科技赋能是毕马威极为重视的发展战略之一。随着未来科学大奖的进一步推广,希望更多中国青少年爱上科学,投身科学事业,成为国家的科学栋梁。”
作为中国第一个民间发起的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完成、最有国际影响力、经过时间考验的原创科研工作的科学家,不论其国籍、性别和年龄,旨在推动大中华地区基础科学研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进科学事业发展。邹俊表示:“中国科学创新之光异彩纷呈,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高。中国以庞大的市场、雄厚的科技人才基础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支撑自身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世界各国理当携手共创全球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展望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
毕马威将创新作为全球核心战略进行推广,着眼于将前沿的智能技术应用于国内外金融业专业审计、税务和咨询服务中,引领行业创新。邹俊表示:“毕马威及时预测了技术迅速推进企业转型以及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的深耕,为之带来智能创新的新空间。与此同时毕马威在金融科技、汽车科技、生物科技、芯片科技、医疗、生命科学等领域不断深耕,坚持探索并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客户、行业及社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支持。”
毕马威从一线服务中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等带来的变化以及市场机会,并不断推进科学发展进程。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各国金融机构角逐的新赛道。得益于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近年来众多优秀金融科技企业的兴起,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跑者之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我国经历了跳跃式的发展,银行体系外大量金融科技的创业公司又同时把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到了银行的面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探讨便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当日,毕马威举办2019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及银行业趋势解读媒体见面会,就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近况、趋势以及构建未来银行及开放银行进行解读。见面会上,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王大鹏表示:“金融科技发展持续向纵深发展,以需求推动的金融科技创新,如移动支付的爆炸式的发展将难以再现。下阶段的金融科技发展将呈现‘供给’推动的,水到渠成式的发展。所谓‘供给’正是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描述的四梁八柱所提出的金融科技基础支撑,包括自主可控技术的攻关与突破、法律法规的建设、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标准化工作的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落实,将推动金融科技有序、高质量、持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毕马威中国银行业咨询服务总监刘绍伦在见面会上发表了主题为《构建未来银行及开放银行》的主旨演讲,他表示:“过去的20多年,中国银行业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开创了一条持续前行、勇于改革、持续创新的发展道路。社会结构以及客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未来科技迅猛发展,快速作用于业务模式转变;已有创新改革已基本成型,继续全新的发展变革模式;成本压力与行业竞争挑战银行可持续盈利能力。此外,科技带来了未来商业发展的奇点性机遇。毕马威通过对全球市场的洞察,关注到了数字银行、开放银行等新的模式在全球持续发展的态势。”(毕马威供稿)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