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晨):脱贫攻坚以来,山东省临沂市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改革创新,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建立了精细化核算、专业化指导、差异化分配、全程化监管、制度化保障“五化”管理模式,有效实现了资金与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对接,资金管理规范化、系统化、长效化,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精细化核算,促账清物实。创新扶贫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资产账务处理一整套机制,实现所有扶贫资金全程留痕、精准核算。一是实行资金统支。凡是涉及扶贫资金的支出,全部在乡镇经管站集中管理支付,直接将扶贫资金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账户,实现了收支一口管理,有效堵塞了资金支付环节漏洞。二是强化会计核算。发挥乡镇经管人员作用,对各类资金形成的资产实行跟踪量化管理。完善扶贫资金会计核算程序,细化扶贫资金资产会计科目设置,健全三本账:收支账、往来账、资产账,及时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会计账簿,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账清、物清、人清”。三是严格资产登记。依托农业经管部门“三资”管理平台,设立扶贫资金资产管理子模块、资产收益子模块,将扶贫项目的发包程序、公告公示、发包合同、收益代管等资料扫描上传,实现扶贫资产平台化监管。
专业化指导,促规范有序。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借智借力,提高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成效。一是优化体系设计。与临沂大学、省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等合作,邀请农村经管、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参与扶贫资金使用、资产规范管理运行机制、管理流程、记账体系的规划设计,提升资金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强技术指导。通过聘请财政、农业、经管部门以及“第三方”会计审计机构,对县乡扶贫资金资产记账、管理、拨付等环节的实际操作,进行“面对面”“一对一”“手把手”指导。三是加大培训力度。结合扶贫资金资产监管业务需要,组织乡镇财务管理人员、扶贫干部进学校、进部门、进课堂,开展会计核算流程、资金拨付、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提升项目方案编报、项目实施指导监督、项目竣工验收等专业素养。
全程化监管,促风险防范。通过事前、事中、事后跟踪式监督,实现扶贫资金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一是规范审批程序。村集体在支付扶贫项目资金时,严格履行“五步走”民主审批程序,即项目承建方提出申请,提供原始报账材料;项目村负责人、第一书记、扶贫理事会会长初审签字;乡镇扶贫办现场核实项目进度,提出资金支出建议数额;乡镇经管站审核报账材料合法性、有效性、完备性;乡镇负责人审核签批后5个工作日内由经管站直接通过电子转账形式将资金拨付至项目实施单位。二是创新公示方式。按照全过程、全方位公开原则,从资金来源、拨付到项目实施、收益分配等各环节,依托沂蒙脱贫攻坚指挥平台,充分利用沂蒙扶贫掌上通、沂蒙扶贫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实行全程留痕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三是实施风险预警。整理汇编了《临沂市脱贫攻坚工作风险防范手册》,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资产收益分配等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逐项逐条进行梳理分析,以案说事、以案示警、以案明纪,提高工作的准确性、针对性。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审、帮、促”作用,把扶贫资金资产管理、资产收益兑现等作为市县巡察重点,有效保证扶贫资金的规范安全使用。
差异化分配,促公平公正。建立收益滚动使用、差异化分配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致贫原因、贫困程度、收益来源、有无劳动能力等情况进行分类分档,按照“重贫多发、轻贫少发”的原则,拉开分配级差,因户因贫精准分配。同时,对个别贫困户突发天灾人祸的特困群体,经村党员大会和扶贫理事会研究,从收益或村集体收入中列支部分资金用于二次分配,确保一次分配精准、二次分配公平。
制度化保障,促运转长效。通过完善制度保障,推进扶贫资金资产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发展,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一是压实各方责任。出台《临沂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明确和落实各级对扶贫资金监督管理责任,各级财政、农业、审计、扶贫部门承担项目资金的日常监管、合规审查、审计监督等责任,形成责任清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细化工作程序。印发《临沂市加强扶贫资金资产管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办法》,推动扶贫资金资产使用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三是严格考核问责。制定《临沂市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骗取套取财政补助资金、不依法履约以及存在其他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实施主体,加大对其的失信惩戒力度。对贪污、挤占、挪用扶贫资金违纪违规行为,坚决予以严肃查处,坚决查处一批反面典型、调整处理一批干部,从严从快追责问责,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通讯员 尹世波 杜培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