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中非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小企业深耕非洲市场拓展商机

2018-09-05 09:43:50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许炀  责编:韩东林

  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近年来,中非之间的友谊愈发深厚,中非之间的贸易与投资也在不断增长。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之间的贸易额从100多亿美元增加至1700亿美元,中国对非投资增长了100多倍。中国始终关注并帮助非洲的工业化发展,双方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中非之间的合作共赢也将进一步得到深化。

  与此同时,随着中非关系变得愈发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非洲大陆,投资的领域和行业正在不断扩大,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更好、更加准确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非洲资产规模最大的标准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携手合作,共同服务于非洲当地的中国企业,并且进一步推进中非贸易以及投资的增长和发展。

  推动非洲制造业及工业化发展

  整体而言,目前非洲向外出口的主要是原材料,而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正在帮助非洲发展自身的制造业,令其不但可以在非洲市场上销售制成品,并且还可以将这些产品出口至欧美市场。日前,在标准银行在京举行的媒体圆桌会上,标准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官西姆·沙巴拉拉(Sim Tshabalala)表示,由于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中国有非常多的制造业产能都能够转移到非洲,并且非洲也具备一些天然的优势,例如非洲的人口年龄非常年轻,非洲的劳动力成本也非常低廉。

  “我们也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制造业能够转移到非洲,进一步促进非洲的经济发展,而且非洲的潜力也是巨大的。我们看到,在中国出口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前15个国家中,非洲占10个,所以我们相信,非洲不管是国内的消费还是人口红利,都将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前来投资。” 西姆·沙巴拉拉说。

  与此同时,非洲的工业化也是中非合作的关键话题。对于非洲而言,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是实现并夯实非洲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标准银行集团企业及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肯尼·菲拉(Kenny Fihla)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非常需要的,并且基础设施未来的需求仍然会非常的旺盛,包括石油天然气领域、采矿领域等。

  “来自中国的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国家并不能靠自己国内的储蓄进行大型的设施建设和投资,由于国内收入有限,很多时候资金来源还只能依靠外部融资。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大型还是中小型企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非洲。”肯尼·菲拉说。

  中国企业投融资发生变化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非洲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中非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对中国而言,非洲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大陆进行投资,而这也意味着需要在融资方面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帮助其在非洲的经营和发展。

  西姆·沙巴拉拉表示,在过去的10年间,标准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为中国企业在非投资提供融资服务,投资标的包括公共铁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实上,自标准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已经为非洲约40个中资公司项目提供了总值85亿美元的融资支持,涉及投资金额3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非洲进行投资的中国企业已经不仅限于大型企业和国企,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已经进入非洲多个领域进行投资。肯尼·菲拉认为,非洲大陆在采矿业、制造业、消费领域以及加工领域都有着非常多的商机,部分中小企业也不再把目光聚焦在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在更多领域找到了发展机会,并且进入的国家也从以前的几个国家,扩展到了更多的国家。“几乎每个非洲国家都能看到中国中小型企业的身影,我们也认为,这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肯尼·菲拉说。

  此外,在帮助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过程中,中非发展基金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悉,截至目前,中非发展基金累计决定对非洲36个国家的90多个项目投资超过46亿美元。这些项目实施后,可以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230亿美元,增加非洲当地出口58亿美元。

  而对于标准银行来说,随着中国公司在非洲扩大资本投资,并且进一步深耕非洲社区和覆盖更广泛的非洲市场,这些企业对全方位银行服务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因此,标准银行将和中国工商银行一起采取长线客户服务模式,以满足客户需求。(记者 刘燕春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