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历久弥新的艺术作品经常被人们观摩品鉴,它们的美总让人陶醉其中,思绪万千。但让科学也变得像艺术品一样被大家不断地品味、思考而且吟唱其中“无与伦比的美丽”,要做成很不易的。科学可视化艺术家梁琰凭“美丽化学”在网络上受到广泛关注,让化学奇观成了“网红”,其作品相关网页点击量已近千万。3月24日,在第38期理解未来讲座上,他与公众面对面,聊一聊科学、艺术和美的关系,并通过多个生动的案例,向大众展示在感官和认知层面的科学之美。
未来论坛青年理事、中国科学院家天文台传播心主任、研究员郑永春为本期讲座开场致辞,介绍了出席的发言嘉宾,与梁琰同台探讨的嘉宾有,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大鹏、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创始人蔡潇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陆陵。嘉宾阵容来自社会科学、科学教育以及科学可视化等领域,多学科跨界的交流让现场的思想火花四射。
“美丽化学”主创、“美丽科学”创始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特任副研究员梁琰发表演讲,主题为“发现科学之美”。他用视频节目生动地向观众展现了美丽化学、重现化学、看得见的热等科学可视化项目中唯美的变化瞬间,深入引导大家直观地理解蕴含在昆虫、孔雀等生物中各式美丽的纳米结构,以及NASA如何通过研究“化学花园”的和生命起源的关系在宇宙中寻找下一个有生命的星球。讲座上他还特别提到了热门的新学科:合成生物学。“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合成生命,但可以通过工程学的方法改进生命,让生命有新的功能,人类赋予生命新的功能。”科学家正不断地从大自然汲取灵感,完善和创新人类生命研究的成果。梁琰也表示,未来也将会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可视化手段服务于科学教育,让视觉艺术的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也让科学知识变得更生动有趣。”我们希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他一直保持着这颗赤诚的初心。
科学是一种怎样的美?蔡潇认为,“科学之美跟一般的美还是不大一样的,科学之美是有一种对称性,有一种秩序感,同时还给人一种神秘感、神圣感。” 科学有自身独特的美,也与纯真的美、艺术之美有共性,王大鹏就认为科学和艺术之间可能是有相通的。梁琰也觉得,“从好奇心本身去发现和探索时,科学家和艺术家是很像的,都希望去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但是科学家有的时候会更理性一些。”即使在大众眼里枯燥的科研,也是有美的一面,陆凌说“科研每天的工作其实也是可以艺术化的,科研工作本身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其实是可以认为是一种综合艺术。”理性和智慧是很多人对科学的“成见”,各位嘉宾通过自己科学美学的体验正让大众更感性地欣赏科学蕴含的艺术美,以及简洁之美。
在热烈的掌声中,未来论坛向发言嘉宾颁发了表彰证书,以此感谢他们对中国科普、科学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据悉,理解未来讲座由未来论坛举办,是面向大众开放的公益科学讲座,每月一期,邀请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创新科学家担任主讲嘉宾,并与相关行业知名人士及企业家跨界对话,以传播科学精神、启蒙科学思想。理解未来讲座形式不断创新,内容覆盖生命科学、医疗、材料科学、社会科学、量子物理、化学、数学、人文、科技等领域。(编辑:许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