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韩勇介绍了2018年1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今年1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0.5%,连续三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对外投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对外投资流向采矿业37.5亿美元,同比增长792.6%,采矿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业内人士表示,增速迅猛主要受境外油气资源大项目驱动,并预估2018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将保持活跃。
抱团出海有效应对风险
在经历了2016年全球采矿领域并购(包括股权投资)金额创4年新高后,2017年以来采矿领域并购市场有所降温。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末,全球采矿领域共发生并购事件涉及金额合计380.1亿美元,略高于2016年的一半。同时,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大宗商品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中国对传统资源投资国的投资大幅减少;需求的放缓,使得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资源类产品的需求下降。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表示,过去几年,中国企业海外资源类投资出现一些失败案例,以往稍显盲目的投资者更加谨慎行事。此外,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企业开始研究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成熟,也给传统采矿业投资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中资企业是国际矿业市场交易最主要也是最积极的参与者。2016年,以洛阳钼业(收购自由港旗下Tenke铜钴矿及英美资源位于巴西铌、磷资产)和渤海华美基金(收购Lundin矿业拥有的Tenke铜钴24%股权)为代表的中资矿业企业及机构投资者频频出手,是推动国际矿业市场并购交易反弹的核心力量,2017年这一特点仍在延续。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末,在金额大于1亿美元的采矿并购项目中,三分之一的买方为中资背景企业;在金额规模前20的案件中,8个项目的买方为中资企业。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室研究员夏先良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采矿业是高风险的行业,由于其利润不太高,但对技术、环保要求却很高的特性,中资企业“走出去”须审慎,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大型矿业国企调整结构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将优势产能与全球资源对接。兼并的原因是什么,兼并之后怎么办,市场在哪里,中国企业出海需要把各种因素分析透彻,不要为了兼并而兼并。并购决策者最终还要对标的的商业潜质和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考虑和判断。除了传统矿业企业,矿产投资基金、基础建设公司也更多地参与到矿业企业海外并购中,投资主体范围扩大有助于矿业多元化融资大型矿业国企。
过去很多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粗放的矿业投资价值判断与误判,比如大多注重矿种及其品位,未兼顾日后生产经营的商业模式。中铝矿产资源管理部副主任王思德认为,2019~2020年将形成一个新的矿业周期,但不会像上一轮一样疯狂。对中国企业而言,抱团出海、捆绑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或将有效提高经营和抗风险能力。
把握时机参与并购活动
今年1月采矿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主要受境外油气资源大项目驱动,这是在经历了2014年~2017年上游并购低谷后,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呈现出的明显回暖态势。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战略研究室副主任侯明扬表示,2018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仍将保持活跃,并购交易数量与金额持续增长的概率相对较大。
根据伍德麦肯兹最新统计数据,从交易金额上看,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活动总金额超过1430亿美元,创下2014年以来最高值;从交易数量看,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活动总数量为384宗,接近2016年全年水平;从交易资产分布及类型看,加拿大西部油砂资产、美国二叠盆地页岩油资产、巴西深海盐下原油资产以及非洲东、西部海上区域天然气资产等都是2017年上游资源并购市场的热点,其中,Cenovus能源公司133亿美元收购康菲公司在加拿大油砂资产是2017年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埃克森美孚公司以56亿美元购入BOPCO公司美国二叠盆地页岩油资产等交易也具有较大影响力。
2018年,在国际油价突破60美元/桶以上区间以及全球油气勘探活动获得新增储量降至近70年来新低的背景下,上游并购已成为各类石油公司保障中长期资源接替的战略举措,预计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将持续增长。
在侯明扬看来,2018年通过境外并购补充本国上游资源接替仍是部分亚洲国家石油公司“走出去”的主要驱动。在中国,尽管三大国家石油公司自2014年以来参与境外并购活动有所减少,但国内规模较大的能源市场需求与逐年提升的油气对外依存比例仍将推动它们在未来积极参与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活动。一方面,通过总结历史上高溢价购买海外资产的教训,中国石油公司能够更合理地把握并购交易的时间窗口与价格估值;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也将推动中国石油公司更好地加强与中亚、中东等油气资源国合作。(晏澜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