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当今世界,在全球经济繁荣、财富激增的同时,发展失衡、治理困境等问题也客观存在,要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各国同舟共济,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10月18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开幕。在“经济全球化及其文化意义”主题论坛上,参会嘉宾们围绕经济全球化战略的未来发展以及深层次含义进行讨论。
大会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和受益者。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努力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是重要的实践框架。中国在全球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主席纳吉·德瓦在论坛中表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方面取得非常重要的进步,‘一带一路’倡议就是非常重要的举措,覆盖了全球超过65%的人口,能够为全球经济带来非常多的贡献。‘一带一路’倡议也是欧盟在外交活动中非常看重的部分,同时也期待能与中国有更多关于文化、食品、服务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费拉拉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乔治·普罗迪也同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现代逆全球化潮流中让我们凝聚在一起的政策,在投资、贸易、金融、外商投资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全球文化网络总裁、首席执行官梅里·马达沙希表示,过去10年中经济全球化正在增长,全球经济日益互相依存,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与中国经济间的合作对全球化非常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技术创新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活动,都是整个世界科技创新宏大工程中的一部分。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谈到,如今社交网络和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了解更加紧密,沟通更加顺畅,我们可以借助传播工具的力量,增进相互了解,在尊重彼此文化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
论坛中还提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但是,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持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共同的探讨达成了一致的共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不可逆转,这是世界经济潮流,是各个经济体的利益和愿望所在。当前,在经济全球化遭遇曲折的现实情境下,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支持和捍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改革和完善,致力于推动和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希望所在。(编辑:许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