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平邑县九间棚:“四课同堂”抓党建促脱贫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8-10-23 17:11:49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晨):九间棚村位于沂蒙革命老区腹地,地处山东平邑县地方镇西南10公里,海拔640多米的龙顶山上。目前全村共有237人,党员12人,村“两委”成员5人。针对该村党支部对“三会一课”重视程度不够,内容、形式与党员的期待不一致,与村情结合不紧密,缺乏新意,党员参与性不高的问题,九间棚村围绕该村精神文化传承和特色农业发展等优势,立足“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四课同堂”方法,切实提升“三会一课”实效,党员组织生活日益规范,党员凝聚力不断增强。

  结合李锦书屋,规范传统课堂。为加强党员教育,践行文明新风,九间棚村党委指导成立了九间棚乡村儒学院,以宣讲孝道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党员群众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新华社高级记者李锦落户九间棚,并捐赠毕生藏书和个人著作一万五千余册建立了“李锦书屋”,成为了九间棚村党员群众共同读书的场所;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从2014年起开展了“人人彬彬有礼,处处干干净净”活动,党员带头包片包户,两年来共评选表彰文明家庭31户,形成了勤劳、节俭、尊老、生态的文明新风;同时,每名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定期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结合评分量化、强化群众课堂。为严格落实农村党员 “评星授牌”工作,让党员评分在“阳光下”运行,九间棚村党委切实把群众约束作为提升“三会一课”、落实党员量化评分的监督课堂,逐步形成党员干部听取群众诉求—支委会评议诉求—党员大会审议诉求的机制,增强“三会一课”的服务功能。支部书记带头走访群众,听取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做好示范引领;支部班子以支部书记“户户到”为契机,广泛摸清村情,了解民意;同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民主推选成立了有7名党员组成的民主监督小组,对村级各项工作实行全程监督。通过强化群众监督,九间棚村打造了群众参与、村民自主、人人监督的党员会议模式。

  结合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打造历史课堂。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带领乡亲们靠辛勤汗水和艰苦创业改变贫困面貌,特别是“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和“永不变色、永不服输、永不停步”的崇高境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建设好九间棚村党性教育基地,发扬好宣传好九间棚精神,进一步做好九间棚精神的挖掘、保护和宣传,将九间棚精神更好的传达给广大群众,将沂蒙精神发扬光大,是九间棚人的重要任务。九十年代初,九间棚村党支部被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一面旗帜。三十多年来,九间棚精神不断弘扬光大,九间棚成为沂蒙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九间棚精神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九间棚精神展馆所呈现的党性教育定位准确,突出艰苦创业的主题,充分发挥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解决了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意识淡薄等问题,展现了党员带领群众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精神。

  结合特色产业、注重田间课堂。注重九间棚精神传承,带动大众创业。近年来,九间棚的发展成功带动周边十余个村庄,助推精准扶贫,惠及千家万户,成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新典型。自筹资金1500万元修通景区环山公路,方便周边10多个村庄的果品运输;引入供销社系统烟农公司固定资产投资20万元,建设九间棚智能测土配肥站,服务周围100多个村庄;与北京云农场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建设电商平台,将整个平邑县的金银花、山楂等土特产集中销售;推广种植金银花新品种北花一号10000多亩,亩均增收2万元,全县6个乡镇2000余户群众受益。针对农业保险、金银花种植、果树种植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政策、技术培训,邀请相关专家授课,丰富教学内容,拓宽践行“三会一课”制度的有效平台。同时由种植能手打造“田间示范课堂”,讲解、展示种植技术,供党员群众就近参加学习培训。通过田间课堂,发挥党员学习领导带头作用,拓宽群众果品种植学习渠道,增强党员群众学习兴趣,带领全村种植户投身到劳动致富中去。

  据悉,九间棚村通过“四课同堂”的形式,拓宽了“三会一课”的内容,以点带面,切实把党建工作规范起来,党员作表率,干部勇争先,增干劲,顺民心,取得了抓党建促发展的实效。从稳基础、强党性到接地气、顺民心四个突出作用确保党员学习不走形式,保证“评星授牌”活动评出质量、评出效果,改变农村党员理论基础不牢固、群众基础不扎实、为民服务精神不强的困境。近一年来,支部积极促进制度建设,推进民主管理、群众监督等方面问题的整改,推动了村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力。(通讯员 王树民 马召攀)

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