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知识产权合作助力中非关系高质量发展

2022-04-27 10:20:53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郑思雯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不仅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且是国际争端的焦点。随着中非合作领域的拓宽、合作程度的深化,中非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得到关注。《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三年规划明确提出,中非共同实施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绿色发展等“九项工程”。中非知识产权合作将为高质量推进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重要的法律与制度支持。

  自2002年5月在北京举办中非知识产权论坛以来,中非知识产权合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初步发展阶段(2002年至2009年),主要围绕高层互访、文献交换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二是稳步发展阶段(2010年至2015年),合作与交流拓展到政策沟通、信息交流、人员培训、国际事务协调等多个方面;三是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截至2021年11月底,已有52个非洲国家及非盟委员会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非知识产权合作也向政策体系研讨、专利审查、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提升等领域拓展。

  以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中非知识产权合作,是推动中非关系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首先,中非知识产权合作是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构建经济共同体的需要。中非经贸合作密切,我国已连续12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但中非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百分比却一直较低,有较大发展潜力。据统计,美国在非洲的专利申请量是中国的50多倍,中非知识产权合作上升空间巨大。

  其次,中非知识产权合作是推动中非高质量发展、构建科技共同体的需要。在全球竞争激烈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够吸引外来投资,增强竞争活力的“软环境”。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领域已从传统行业向高科技行业演变。中非双方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都已进入以创新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中非高质量合作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来保障。

  再次,中非知识产权合作是推动中非可持续发展、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典范的需要。实现和平稳定、减贫惠民、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非双方共同的愿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科技合作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

  如何遵守非洲当地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如何保护我国已有的知识产权和合法利用他国的知识成果?如何快速解决产权纠纷问题?这些问题与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但目前人们对这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足,机制化框架尚未建全。未来中非知识产权应在治理体系、合作机制、交流平台等方面实现突破,为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中非要群策群力,为实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完善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与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磋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贸易、投资的规则和标准。共同推动传统知识、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被忽视的知识产权,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的保护,使科技立法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健全知识产权的监督管理体系。中非双方要顺应知识产权事业的国际化发展规律,与国际接轨,构建一种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相匹配、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相一致、与国际运行规则相接轨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体系。中非应加强司法方面的合作交流,逐步形成司法执法有力、司法资源配置相对合理,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相对成熟的局面。

  二是中非要互学互鉴,为创新知识产权合作机制提供新途径。建立研讨交流机制。继续发挥合作谅解备忘录与研讨会的积极作用,继续深化“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和中非知识产权法院等长效合作机制。实施信息共享机制。中非要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借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一带一路”商标合作联盟等国际多边合作体系,以及利用在非华人华侨和企业等便利渠道,共享知识产权信息。开展人才合作培养。继续举办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知识产权培训班,开展“一带一路”硕士学位教育,同时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作用,实现文化共兴。

  三是中非要共享共赢,为畅通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搭建新平台。完善中非知识产权审查平台。强化知识产权审查业务合作,建立快速审查绿色通道,拓展专利审查高速路。打造中非知识产权(商事)调解平台。调解中心可依据中非双方法律,吸纳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的互联网调解指导原则和国际调解组织的经验,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调解规则、制度体系与运行方式,创立中非商事调解中心在线调解系统。搭建中非知识产权合作网络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中非知识产权合作网站,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作者:吴月芽 王 珩,单位: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基地、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