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中非故事|另类“走出去”:中国研究生乌干达培训油气技术工

2018-09-05 10:59:37  来源:澎湃新闻网  编辑:许炀  责编:韩东林

  8月30日11点20分,22岁的乌干达小伙穆罕古兹·威廉面戴透明色防护镜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刚刚结束上午课程的他丝毫没有疲惫,热情地分享着两个月来他在一所中国学校的所闻所感。

  “这里环境非常好,老师们也很耐心,他们传授给我们知识,我们就能通过考试,拿到‘国际证书’。”穆罕古兹·威廉笑着说。

  穆罕古兹所在的学校,是一幢红白相间的二层组合建筑。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晴空烈日下,中英对照的红色字体“创造太阳乌干达石油学院(Sunmaker Oil & Gas Training Institute)”(以下简称“创造太阳”)格外显眼。

  这座可容纳600人上课、200人住宿的职业培训学校,开课半年来已为乌干达培训了数百名本地油气专业技术工人,成为中国“走出去”浪潮下的一个另类案例。

  不过,这样的案例未来将会逐渐增多。据新华社报道,9月3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国愿以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在推进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基础上,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八大行动”。

  其中之一就是“实施能力建设行动”。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决定同非洲加强发展经验交流,支持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方面合作;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设立旨在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合作的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实施头雁计划,为非洲培训1000名精英人才;为非洲提供5万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为非洲提供5万个研修培训名额,邀请2000名非洲青年来华交流。

中非故事|另类“走出去”:中国研究生乌干达培训油气技术工

乌干达第一夫人兼教育部长珍妮·穆塞韦尼出席“创造太阳”项目培训班开班典礼。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气候、政治和社会都适合创业

  在乌干达“创造太阳”的,是4个尚未踏出校门的中国年轻人。

  作为“创造太阳”董事长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读硕士生吕健,已经有六年创业经历。在此之前,他的一个有关油田固井水泥外加剂的创业项目因缺少市场和管理经验而失败后,吕健与三名校友马搏、段晓飞和宫智武一同,先后考察了中东国家阿联酋、阿曼,以及非洲国家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最终,他们选择在非洲开展油气技术工人培训。

  “中东的门槛太高,行业相对比较成熟,竞争激烈,相比而言,非洲的机会更多,更适合我们创业者。”吕健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坦言。

  除了市场环境,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政策也为年轻的创业者们助力。

  2015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未来三年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其中,在中非工业化合作框架下,习近平提出,至2018年底,将在非洲本地为非方培养超过20万名各类职业技术人才,在华培训超过4万名非官员和技术人员。

  受此启发,吕健等人于2017年的春节前两天出发,前往多个非洲国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同年4月,他们正式决定在乌干达落地实施石油工人技术培训项目。

  “‘创造太阳’是响应李克强总理推进的‘双创精神’的海外延伸。学生们通过中国政府,在他们的母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办的针对非洲官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了解到乌干达对石油教育培训的强劲需求,于是联合乌干达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乌干达共建东非石油技能培训中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微向澎湃新闻介绍道。

  乌干达曾被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称为“非洲明珠”。在吕健看来,地处东非内陆的乌干达不仅气候宜人、政治环境稳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还有稳定的汇率,外汇流转不受管制,是不二的创业起点。

  当前,“创造太阳”的创业项目受到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乌干达教育部的多方支持。据吕健介绍,正在乌干达从事石油产业的中海油也看好这个项目,为之提供融资,目前该项目的注册资本已达到2000万。

中非故事|另类“走出去”:中国研究生乌干达培训油气技术工

“创造太阳”第一期焊接培训。

  今年2月刚刚开课的“创造太阳”学院,不仅请来技术娴熟的中国老师为乌干达学生开展国际标准、中国标准并行的焊接、电力等技术培训,更与乌干达教育部工业培训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共同制定了《乌干达油气行业培训、考核、认证标准》、《乌干达油气培训课程体系标准》等规章,还开展了中国语言、中国文化课程。

  据吕健介绍,“创造太阳”得名于母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一尊雕塑,这尊象征“运用知识能源开发物质能源”的雕塑,恰恰是他们在乌干达所从事事业的缩影。

  “路子超前”,仍有生存困境

  从2017年4月产生想法至今,“创造太阳”在乌干达已经走过了一年多的历程,期间不乏“水土不服”的困难。

  “毕竟在一个新的国家,这种文化的冲突还挺大的,一些理念和中国不太一样。”“创造太阳”总经理、负责乌干达当地项目实施的马搏表示,适应乌干达当地不同的社会土壤、了解政府行事的方式、学习跨文化沟通方法,都需要整个团队在当地不断磨合。

  为乌干达培训石油技术工人这个务实的落地项目,也受到了乌干达官方的大力支持——总统的接见、第一夫人兼教育部长珍妮·穆塞韦尼的亲自站台。然而,乌干达油气产业的实际情况,却成为“创造太阳”项目的长期运营不得不面对的隐患。

中非故事|另类“走出去”:中国研究生乌干达培训油气技术工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接见“创造太阳”创业团队成员。

  据美国能源资讯局(EIA)2015年报告,乌干达石油地质储量高达65亿桶,然而其油气资源开采刚刚由勘探阶段过渡到开发阶段,相比之下,周边的肯尼亚等国,石油储量同样丰富,油气田规模巨大,已进入商业开采的准备阶段。乌干达则由于开采成本高、没有直接出海口等原因,油气田产业迟迟未能成规模发展。

  另据彭博社5月24日报道,中海油与法国道达尔(TOTAL)、英国图洛(Tullow)共同持有的乌干达阿尔伯特湖Kingfisher油田将于2021年投产,预计产量为每日4万桶原油,绕道坦桑尼亚输送。此前,Kingfisher的开采进度缓慢,英国图洛也因开采成本及耗时问题出售其所占大部分股份。乌干达政府的最新表态则是2022年可投产。

  “这意味着乌干达(油气)市场规模还是较小,选择余地不大,因而(“创造太阳”)项目风险较高。将来随着乌干达经济形势整体向好,特别是油田项目启动,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刚刚实地考察了“创造太阳”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外利益研究中心主任汪段泳表达了对这一项目模式的认可,“这个项目很超前。发展中国家在起飞阶段的职业教育最重要。特别是非洲,因为青年人口占比极高,青年失业率在各年龄人群中最高,各国教育经费投入又严重不足,所以特别需要发展职业教育。”

  汪段泳同时向澎湃新闻表示,类似的职业培训需要与政府和大企业绑定。

  当前,除了乌干达政府提供的用地、税收方面优惠,正在乌干达建设炼油厂、开采石油的中海油也成为这一项目的间接支持者——他们将公司雇佣的本地油气技术工人送往“创造太阳”进一步培训深造。

  “‘创造太阳’走的路子是对的,很有前瞻性眼光。但当前来看有些超前,所以存在未来面临生存困境的可能性。”汪段泳分析道。

  中企“走出去”的另类案例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但与已形成规模的中国企业赴海外贸易、投资、合作的传统模式相比,吕健等人直接赴海外创业、开展职业教育的“走出去”案例可谓另类。

  “中非发展合作已经从成套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向着影响力更为深远的技能、知识的传输深入。”日前正在乌干达做中国海外利益相关田野调查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赵裴博士向澎湃新闻表示,“‘创造太阳’项目体现出中非发展合作的内容变得更丰富,也更接地气。”

中非故事|另类“走出去”:中国研究生乌干达培训油气技术工

可供600人上课、200人住宿的“创造太阳乌干达石油学院”校舍。

  当前,中国已成为乌干达的主要投资国之一,2016年中国对乌直接投资达1.22亿美元。同时,两国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除了即将建成输电的卡鲁玛水电站、伊辛巴水电站,还有正在建设中的阿尔伯特湖区油气田项目、用“中国标准”打造的“国宾大道”坎帕拉-恩德培机场高速路,以及未来计划建设的东非铁路马拉巴到坎帕拉段。

  “这几个项目存在紧密的内在联动。”赵裴指出,卡鲁玛水站、伊辛巴水电站的建设可以为乌干达未来交通、工业建设提供常年短缺的电力能源;坎帕拉-恩德培机场高速路与东非铁路马拉巴到坎帕拉段的建设可以降低乌干达国内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成本;同期建设的阿尔伯特湖区油气则可为乌干达提供亟需的外汇资金。

  “要想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乌干达需要实施正确的战略,推进电力、供水、通信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环节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缺一不可。”正在中国出席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

  而除了基建、能源等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项目建设,像“创造太阳”这类“活而精”的小型民间合作项目也将更多地落户乌干达、落户非洲。

  “‘创造太阳’探索出了‘一个中国领队+两个中国副手+四个非洲员工’的‘1+2+4’培训模式,成功赢得了当地政府的信任,(该校)当前正在申请国家‘一带一路’项目,计划将继续拓展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争取为非洲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发展培训更多的人才。”宋微补充道。

  作为实际参与者,马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一起,更多帮助中国政府建设“中非命运共同体”,助力实现国家大战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