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调查:海归不再扎堆一线城市 就业首选五大行业

2017-10-16 12:41:52  来源:人民网  编辑:徐佳航   责编:许炀

  14日,《2017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仍然是海归就业首选,占比分别为:18.6%、15.6%、13.4%、12.0%。杭州、武汉、南京、成都、苏州等正在迅速崛起的“新一线”城市也成为海归选择的新热门。

  《报告》中针对海归就业的行业分布情况的调研数据显示,海归就业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为:金融业(18.0%)、IT/通信/电子/互联网(9.3%)、教育(8.2%)、文化/传媒/娱乐/体育(4.6%)、生产/加工/制造(3.8%)。

  海归目前就职的岗位集中在6个类型:销售(25.3%)、技术(17.7%)、市场/公关(7.9%)、运营(7.4%)、财务/审计/税务(6.8%)、行政/后勤/文秘(6.0%)。

  海归分布以英美澳日为主,硕士研究生占比最高

  《报告》显示,英、美、澳、日四个国家的海归人数占比最高,分别为24.5%、21.2%、17.9%和8.6%,其次为韩国(6.1%)、加拿大(4.5%)。美国是中国学生最青睐的留学目的国,相当一部分留美中国学生毕业后继续留在美国工作,所以尽管赴美留学人数最多,但海归却不是最多;赴英读研学制短,且国际学生在英国就业难,因此英国海归成为海归中占比最高的群体。

  最受雇主青睐的TOP10海归雇员留学国家分别为:美国(34.6%)、英国(18.4%)、澳大利亚(8.3%)、德国(6.8%)、日本(5.3%)、加拿大(3.8%)、法国(2.6%)、新加坡(2.3%)、韩国(1.9%)、俄罗斯(1.5%)。

  此外,《报告》显示海归们在海外获得最高学历时的学科分布为:商科47.4%、文科16.3%、工科12.8%、理科9.5%、社会学科7.9%、艺术学科3.5%、医科0.8%。

  工作经验成海归求职焦点 早规划夯实综合竞争力

  《报告》调研数据显示,31.4%的海归拥有海外工作经验,30.0%的海归曾考虑海外就业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有38.7%的海归表示从未想过在海外求职。海归认为阻碍海外求职的五大原因在于:受制于国外政策(57.5%)、缺乏实习经验(52.8%)、自身语言能力不足(42.5%)、专业需求小(35.4%)、国外文化适应问题(33.1%)。

  海外求职不易,回国求职也并不简单。 报告显示,79.3%的海归认为自己在就业中存在一定劣势,海归认为影响自己求职的负面因素集中于两点:不熟悉国内的就业形势与企业需求(45.5%)、回国时间与国内招聘季时间不符(39.2%)。而国内雇主则认为海归在国内也面临求职压力主要是因为两个“过高”:自我定位过高(75.9%)和对薪资待遇要求过高(54.5%)。

  雇主与海归对于海归就业时最重要的优势的看法略有不同,雇主与海归对于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都非常认可,对于海归自己比较认可的执行力(45.5%)、研究分析能力(32.7%)、形象力(31.9%), 雇主却没有给出相应的“认可”,但是雇主对于海归的适应能力(34.6%)、专业技能(20.7%)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总体来看,超过9成的海归表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在:没有相关工作经验(63.2%)、专业能力不足(36.2%)、海内外求职者众多、竞争压力大(33.8%)、企业用人需求与自身有差异(30.2%)、缺乏表现和包装自己的能力(27.8%)、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25.3%)、面试技巧不足(24.8%)、错过校招季(23.4%)、对自己的定位过高(22.1%)、所学知识在工作中难以应用(21.5%)。

  薪酬水平略高于国内毕业生 5年后发展潜力大

  《报告》调研数据显示,正在基层岗位上奋斗的海归占比较高,达到61.3%,基层管理者占比18.8%;中层管理者11.7%;高层管理者2.5%;企业所有者占比2.2%。

  同时,1-3年和3-5年工作经验的海归中,基层管理者的比例随着工作年限的提升而显著提高,分别占比 20.7%、24.5%,在海归工作5-10年后,中层管理者的占比开始反超基层岗位,达到38.2%。而工作10年以上的海归,企业所有者和高管的比例最高,达到16.7% 和8.3%。

  而海归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包括福利等税前年收入)约为10.8万元,5年后薪资可以实现一倍的提升,达到20.2万元/年。(记者 郝孟佳)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