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一带一路”深化中国与东盟多产业合作

2017-09-15 11:12: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徐佳航   责编:许炀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东盟多项产业将迎来深度合作。在正在进行的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金融、旅游、能源领域深化合作升温迹象明显。

  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金融合作愈发紧密,货币互换额度持续上升,设在对方国的金融机构数量也在攀升,越来越多资金注入相关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在此次会议分论坛——第九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表示,搞好中国-东盟“一带一路”的投融资合作,需要积极推动并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殷勇介绍,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开展本币互换总额度达到了5500亿元人民币。东盟国家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总额度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亚洲债券基金为完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作用。“下一步我们要与东盟国家一道,继续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为畅通贸易和投资,促进区域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他还说,近年来中国-东盟在相互设立金融机构开展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东盟国家在华设立了30多家银行机构,中资银行机构与东盟各国银行建立的代理行、境外账户行超过了150家。”

  由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多个项目在东盟国家,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也在持续升温。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副行长周清玉在峰会上表示,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方向,也是国开行推动国际业务的重点地区,截至2017年6月底,国开行在东盟10国累计承诺项目228个,累计承诺投资635.02亿美元,已签合同总额474.53亿美元,累计发放288.45亿美元,贷款余额214.39亿美元。

  金融服务护航的深度合作越来越多,也满足了东盟国家发展经济、改善基础设施的期望。

  柬埔寨国家银行副行长孙·桑尼盛表示,该国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希望用人民币进行清算和结算,提高当地投融资效率,推动贸易和投资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与东盟的多边旅游市场也提供了更广阔和开放的合作平台与思路,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发区域旅游市场的动力。泰中友好协会会长、泰国原副总理功·塔帕朗西表示,希望中国与东盟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以城市为载体,构建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共同在旅游、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

  游客人数增多,而部分东盟国家和地区的航空设施、陆路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和通讯信息设施相对滞后, 旅游景点可达性较差,旅游接待能力有限,这些问题成为了行业瓶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众多项目有望令当地旅游硬件改善。其中,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核心项目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建设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一期,实现钦州港与已开通东盟国家港口城市的港航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二是钦州港开通了5条至东盟国家的主要港口航线,为其提供配套航运服务。

  在电力合作领域,双方业者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发展成越来越紧密的合作态势。在此间举行的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东盟国家对中国与东盟近年来在电力合作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希望能够加快与中国电力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广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专家徐晓东认为,中国电力企业正在通过“一带一路”的布局,形成“全产业链”对接东盟电力需求的良好态势。

  他说,“‘一带一路’倡议落实过程中,中国电力工业强大的生产能力、项目建设能力、金融支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东盟国家电力发展需求、资源禀赋形成互补,实现合作互赢。”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对东盟10国3000万美元及以上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14.8亿美元,新签3000万美元及以上工程项目合同额24亿美元。

  他还说,“中国电力工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正在被沿线国家所认识、了解、认同,强大的中国电力工业亟待通过‘一带一路’的布局,实现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服务向东盟国家输出的良性循环。”

  印度尼西亚电力协会秘书长赫鲁·戴万托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电力管理模式和效率,值得我们大力引进。”(记者 闫磊 何丰伦 范超)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