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创业频道导航栏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滚动   |   环球快讯   |   环球专访   |   政策解读   |   会员页面   

精耕细作“创新创业”试验田

2017-09-11 14:14:52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徐佳航   责编:许炀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res01_attpic_brief

合肥高新区承担建设的离子医学中心已经全面开展研发工作,离子源、超导磁体、射频系统、降能器等关键部件和子系统陆续通过测试,计划2017年底研制完成大部分部件,进行整体装配。图为离子医学中心内,技术人员在做实验。记者 白海星 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res04_attpic_brief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已成为引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高科技企业孵化培育的重要平台。 记者 白海星 摄

  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公共安全、新能源等领域奋起直追,积极引进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团队、优化创新环境、构建创新体系,不断以新作为交出新答卷。在全国147家高新区的最新综合排名中,合肥高新区位居第6位。

  “合肥高新区一直瞄准最有潜力的领域精耕细作,将创新创业作为最大的使命,举全区之力全面深化改革,深耕创新发展试验田。”合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说。

  布局前沿产业

  围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战略前沿技术,合肥高新区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成熟技术产业化进程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战略性和挑战性的前沿技术。合肥高新区在这一领域早已抢先布局。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是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以科大讯飞为龙头的智能语音产业链集聚效应明显,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声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今年5月13日,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合肥高新区成立。“这个实验室填补了中国类脑智能领域工程实验室的空白,将形成合肥下一个千亿级重大新兴产业。”宋道军告诉记者。

  围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战略前沿技术,合肥高新区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成熟技术产业化进程。量子技术已经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等方面应用。

  在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合肥高新区构建梯度式产业结构,做优基础制造产业、做大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以家电、汽车等规模制造为基础,以光伏、电子信息等战新产业为中坚,以集成电路、精准医疗等先导产业为引领”的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家电、电子信息、光伏新能源、汽车及装备制造4大产业均已形成规模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

  目前,合肥高新区5000多家企业设立专职科技研发部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03家;2016年新增知识产权1.7万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261件,是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的2.1倍。

  推进平台建设

  合肥高新区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为导向,建设协同创新平台集群。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成为创新创业的“发动机”

  2017年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围绕这一方案,合肥高新区承担了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等5大平台建设,同时也积极参与联合微电子中心、大基因中心两个平台的建设。

  作为核心承载区,合肥高新区主动作为,成立“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平台建设服务小组”,每个平台项目都由一位管委会副主任负责推进,进行调度。目前,离子医学中心已经全面开展研发工作,离子源、超导磁体、射频系统、降能器等关键部件和子系统陆续通过测试,计划2017年底研制完成大部分部件,进行整体装配。

  合肥高新区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为导向,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设协同创新平台集群。合肥高新区已成功引进广州生物院、工信部五所等平台项目;正在洽谈引进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污染检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等项目;继续建设提升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构建覆盖企业成长全周期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成为合肥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发动机”。

  汇聚创新资源

  合肥高新区吸引科技服务机构入驻,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集聚,实现园区创新发展

  面对“双创”大潮,合肥高新区吸引科技服务机构入驻,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集聚,实现园区创新发展。

  合肥高新区着力培育“基金丛林”,打造“中安创谷”基金生态圈,吸引了创投机构源源不断地入驻,从而支持各类企业发展。今年,合肥高新区基金管理资金规模高达1200亿元。

  “通过推进科技金融发展,高新区给各类具有新技术、新创意、新模式的创业团队和处于种子期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宋道军表示,合肥高新区2016年财政支出中,科技资金投入达7.6亿元,撬动全社会对中小科技型企业投资额达47.2亿元。

  为推动人才集聚,合肥高新区采取公共租赁、货币补贴等方式,切实解决新引进人才初期住房问题,2017年规划建设占地60亩、约600套人才公寓。同时,建立人才全方位服务绿色通道,为符合政策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发放“高新人才绿卡”,线上开设服务窗口,线下提供工商注册、出入境证件申请、居住登记(居住证)、人才落户等服务事项,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人才集聚区域试点设立人才服务工作站,推动服务前移。

  2016年4月,合肥高新区面向园区企业推出“合创券”。“合创券实际上是替代传统的政策资金后补助,实现科技扶持政策的前置。园区企业可以使用合创券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合肥高新区科技局许杨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区发放了2000万元合创券,在两个小时内,被800家企业一抢而空。“我们计划在10月份再次发放3000万元合创券。”

  合肥高新区还集聚了技术咨询、科技金融、创业孵化及人才服务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300多家,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服务平台。目前,合肥高新区“高端领军、产业创新、专业技术、外籍专家、海归创业”等多层级综合性人才体系正在形成。园区本科学历以上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3%,高端领军人才达228人,海外留学归国与外籍常驻专家总数达1400人。

  通过减免涉企费用、做优配套服务和加大奖补力度,帮助企业专注研发和市场,合肥高新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保持全国领先水平。2016年,园区累计减免涉企费用超1.38亿元,开展“降成本”奖补1.7亿元;工业增加值率高达33.4%,位居全国高新区第2;企业净利润率达8.8%,高于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合肥高新区正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产业引领、开放发展、产城融合’4大战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不断以新作为交出新答卷。”宋道军说。(记者 白海星 文晶)

分享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